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06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8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地震偏移技术已经成为研究一切复杂地下介质结构的主要手段。但是,利用这项技术,并不总是得心应手,立竿见影,有时竟出现一些难以置信的现象。笔者在阅读许多有关偏移文献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实践,重点讨论了如何才能得到一条好的地震偏移剖面。文中列出偏移策略、偏移算法、偏移参数、输入数据和偏移速度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了简短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可实际应用的准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这些知识,无疑对地震数据处理和对地震偏移数据的解释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2.
如何建好个人网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建好个人网站的方法,并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3.
在进行常规速度分析时,为了提高速度分析结果的信噪比,通常采用相邻若干个CMP道集作为原始数据。当地下界面倾斜时,各个CMP道集使用同一速度动校正后得到的叠加道有一定的时差。如果这些叠加道求和时能沿同相轴方向叠加,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谱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实际地震资料试验表明,对于倾斜反射层,与常规直接求和相比,沿同相轴同相求和得到的能量可提高近两倍。  相似文献   
84.
油气勘探软件用户界面设计方法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是油气勘探软件成功的基础。在对用户界面设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类型、油气勘探软件用户界面的发展历程、油气勘探软件用户界面的基本特征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油气勘探软件用户界面设计的一些基本设计原则和一个基本的油气勘探软件用户界面设计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对菜单、工具条、工具箱、状态条、数据树等主要用户界面组成元素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指出软件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设计陷阱,并呼吁软件设计人员解放思想,精心设计,为国产油气勘探软件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5.
刘伟 《有色设备》2006,(6):45-47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受到污染后,将导致树脂交换容量下降,甚至失效。本文对常见的树脂罐中离子交换树脂受到铁污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树脂中毒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6.
炸药激发子波信号的记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炸药激发是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方式,激发因素对地震(尤其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已有诸多关于激发理论及参数选择方面的文献,但大多是在某种特定药型、药量条件下所作的分析,其结论不具广泛性。研究激发条件的目的是要获得理想的激发子波、,但目前直接对激发子波进行观测并作分析的还不多。本文介绍了用不同药量的多种成型炸药在高速层中进行激发和观测的方法;对在弹性区形成的地震子波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了波波形、频谱、能量与药量的关系及地震波在高速层中的衰减规律等;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叠前流体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是由裂缝和次生溶蚀孔洞组成的,其地震响应为“串珠状”反射。由于受到地表沙丘覆盖和埋藏深度较大的影响,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储层成像精度差。同时该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利用叠后地震方法进行油气检测时,无法有效识别储层中的油水特征。以上难题严重制约了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进程。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塔中地区高密度地震资料开展了研究,由于高密度数据信噪比、储层成像精度相对较高,因此有利于进行缝洞体储层叠前烃类检测方法研究。首先,利用岩石物理建模得到了准确度较高的纵、横波速度;其次,对油气、水井进行AVO正演,正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井的AVO响应特征是有差异的,可以用AVO属性分析技术对碳酸岩储层流体识别;最后,利用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定量的流体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试油成果对比分析,流体预测精度达到83.3%,该方法为研究区内提升钻井成功率,降低油气勘探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8.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串联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紧格式线性化的串联非线性系统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无需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仅用输入输出数据来设计控制器,有效避免了非建模动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9.
虚拟三维地震是基于二维地震数据建立的包含所有二维测线信息的三维地震数据体。本文依据此方法在三江盆地绥滨拗陷建立了虚拟三维数据体,进行地震反演,提取了泥岩厚度图,并与地震相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烃源岩分布详情,为有利区带划分和综合评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基础资料。因此,虚拟三维地震技术可望推广应用于其他仅有二维地震资料的地区。  相似文献   
90.
随着网络技术和GIS技术的迅猛发展,WebGIS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石油勘探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为了实现石油勘探生产的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图形化管理,特研发一套基于Web技术的石油勘探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