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拉伸速率对应力腐蚀敏感性及应力腐蚀过程(SCC)中裂纹萌生与扩展规律的影响,本文选用7A04铝合金在3.5%wt NaCl溶液中进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SSRT),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体式显微镜、电化学方法、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原位预测裂纹萌生和扩张的新方法即相移与电化学阻抗谱相结合的方法来系统研究应力腐蚀过程(SCC)中裂纹萌生和扩展规律.结果表明:当拉伸速率为3.0 um/min时,在3 h附近裂纹开始萌生,在8 h附近裂纹发生明显扩展;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裂纹萌生和扩展机理进行研究,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推测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机理可能是由晶界出产生的析出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温度对铝合金材料的腐蚀行为和机理,采用盐水腐蚀方法研究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电化学特性及腐蚀机理.选用7A04和5A06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中,利用增重法、蔡司显微镜并结合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在20~80 ℃范围内的腐蚀性能,分析了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探讨了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两种铝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Tafel极化曲线图中,对于同一种铝合金,自腐蚀电位随腐蚀温度增加向负方向移动,自腐蚀电流密度和年腐蚀深度随腐蚀温度增加而减小.对同一腐蚀温度下的两种铝合金,5A06铝合金自腐蚀电位低于7A04铝合金,腐蚀电流密度和年腐蚀深度均小于7A04铝合金.电化学阻抗图谱中,两种铝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Nyquist图均存在一个容抗弧,极化电阻随腐蚀温度增加而减小.对于同一种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腐蚀温度下,5A06铝合金比7A04铝合金更容易发生腐蚀,但腐蚀速率比7A04铝合金慢.  相似文献   
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upled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s and anodizing processes on fatigue life of aluminium alloy 2017A, a series of fatigue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25 Hz.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s, naturally and artificially ageing (T4 and T6) and overageing (T7) conditions before sulphuric anodization were studied. Additionally, inform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nodic films was acquir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alyses. The image analysis yielde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s a function of the substrate microstructure. Hence measu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microstructure, the result of fatigue tests showed a decrease in fatigue life of anodized specimens as compared to untreated ones. This phenomenon becam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T6 and T7 states. The decrease in the fatigue life could mainly be attributed to the brittle nature of oxide layer and to the 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lm.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结构大范围无损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低 重叠度的三维结构拼接方法。首先基于实验参数将结构特征提 取区域限制在测量过程中的重叠区域,以减少误匹配出现的可能性并提高计算效率;在上述 区域内,通过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进行特征 点提取;在特征点匹配阶段,根据测量系统参数进一步提出缩小匹配点对搜索范围的方法以 提高特征点匹配可靠性;最后以 重叠区域的局部连续性为依据,计算校正矩阵以校正测量过程中环境扰动带来的拼接结构错 动。实验中,将本方法与目前商业设 备的拼接测量功能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但适用于特征丰富的结构,也适用于 相似度高的阵列性结构,可在重叠度为6%时实现有效拼接。  相似文献   
5.
倪育德  张振楠  刘瑞华  秦哲  王凯  于颖丽 《信号处理》2022,38(11):2385-2399
电离层延迟和多径干扰分别是陆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和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s,ILS)的主要干扰源。在实现GBAS与ILS时间对准和空间对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离层风暴对GBAS以及多径干扰对ILS的影响;通过深入解析从模拟飞行软件X-Plane采集的多次进近着陆飞行数据,建立了飞机精密进近着陆阶段的运动模型;引入了一种基于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和方差估计学习算法的GBAS与ILS数据融合方法;基于X-Plane及自行开发的数据采集模块构建了实验验证系统,并针对GBAS不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弱多径效应影响,GBAS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弱多径效应影响,以及GBAS不受电离层风暴的影响、ILS受多径效应影响三种情况展开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age-Husa算法能有效抑制电离层风暴对GBAS的影响以及多径对ILS的干扰,使GBAS与ILS联合后的导航系统在相应干扰条件下,能为飞机提供满足I类精密进近精度要求的水平和垂直引导,有效提高精密进近运行的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氯乙酰氯和1,3-丙二胺为原料,通过三步法制得一种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不对称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其在1 mol/L盐酸溶液中对2024 Al-Cu-Mg合金表面的缓蚀性能和机理.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获得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显著优点,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严重制约其在摩擦工况下的使用寿命。激光熔覆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热影响区窄、结合强度高、组织致密等优势,被广泛用于钛合金零部件表面改性和熔覆修复。高硬、高模量碳化钛的热物性参数与钛合金基材相近,常被选作激光熔覆钛基复合涂层的增强相,以提高其耐磨性。介绍了碳化钛的晶体结构、生长形态和性能特点。综述了碳化钛增强钛基激光熔覆材料体系以及工艺参数对熔覆层成形质量、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重点从碳化钛增强相的分布、数量、尺度以及相结构等方面,论述了碳化钛增强钛基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特征,同时阐述了碳化钛强化机制,讨论了碳化钛增强钛基激光熔覆层组织特征与耐磨性能的内在关联性。最后提出了目前激光熔覆碳化钛增强钛基复合涂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语义分割算法参数量大、运行慢,不利于违禁品识别技术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化分割网络的违禁品识别算法。在模型的浅层特征层设计空洞卷积模块来扩大网络的感受野,减少误分类并提升分割精细度。在深层特征层设计非对称卷积模块取代传统单一串联卷积操作,降低计算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识别精度和速度上取得了均衡的性能,平均交并比(mIoU)达73.18×10-2,每秒传输帧数(FPS)达27.1。  相似文献   
9.
Exploring the reinforcing role of carbon nanotubes to obtain materials (polymers, metals, ceramics) with enhanced properties has been often attempted, but the success is strongly limited by the dispersing degree of carbon nanotubes. Here we report on an innovative colloidal approach to disperse the carbon nanotubes in the powders mixture of the precursor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fit from their reinforcing potential and obtain a new class of closed-cell metal foam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demonstrated for aluminium foams reinforc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hese nanocomposite metal foams synergistically combine the remarkable properties of both metal foams and carbon nanotub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ubular structure of carbon nanotubes is preserv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the process. The carbon nanotubes are individually dispersed, stretched and randomly aligned in the aluminium-matrix of these closed-cell foams, thus potentiating their homogeneous 3D reinforcing role. Accordingly, the Vickers micro-hardness of the closed-cell foams was greatly enhanced.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