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156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56篇
矿业工程   23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篇
冶金工业   479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以低合金超高强度钢HC950LA为对象,研究其在汽车座椅滑轨零件上的典型应用及回弹控制。方法通过V弯试验分析HC950LA在不同弯曲角度下的最小弯曲半径,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滑轨零件折弯圆角设计,使HC950LA满足滑轨零件的成形性要求,并通过试制滑轨零件,在成形过程中研究回弹控制进行方法。结果 HC950LA沿着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折弯性能较好,成形模具半径可以小至1 mm,满足滑轨零件成形需求。使用HC950LA试制座椅滑轨零件,通过优化产品折弯圆角设计、模具型面调整及改变零件弯曲时的应力分布状态对零件进行回弹控制,零件回弹控制效果明显。结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HC950LA冲压座椅滑轨零件成形性良好,满足零件精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第3代高强钢——QP钢在实际零件上应用涉及的成形特性问题。方法通过微观组织分析、单向拉伸、成形极限、V形弯曲回弹等试验,分析探讨了QP钢的力学性能、成形性能、成形极限和弯曲特性,并与广泛应用的DP钢对比。结果 QP钢HC600/980QP的成形性能好于相同强度级别的DP钢HC550/980DP,与HC420/780DP相当;QP钢弯曲回弹量比同等强度级别DP钢大。通过2个试冲零件的分析,验证了QP的成形特性,并从零件应用角度提出了QP钢的零件适用范围和零件设计要点。结论 QP钢具有综合的强度和塑性性能,有助于解决局部特征复杂的难成形零件和具有等截面特征的零件,在汽车车身结构件上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宝钢新一代先进高强钢QP980与第一代先进高强钢DP980的冲压成形性能。方法采用单向拉伸、光学应变分析和帽型拉弯成形等试验方法,分析两种超高强钢在加工硬化、成形极限、拉弯成形侧壁减薄和回弹等性能特性。结果 QP980的伸长率达到21.6%,与DP980钢相比有更高的强塑积,在变形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高的瞬时n值,进而提高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帽型拉弯试验中,在不同的流入距离条件下,QP980钢的侧壁减薄率均低于DP980钢。在不同压边力条件下,QP980(厚度1.0 mm)材料的回弹量大于DP980(厚度1.2 mm)材料。结论 QP980在梁型件成形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抗减薄特性,采用QP980钢进行冲压成形时应考虑比同级别DP980钢更大的回弹补偿量,或者采用更大变形量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94.
超高强钢 QP980 液压成形 B 柱仿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超高强钢QP980液压成形汽车B柱的可成形性。方法基于Autoform有限元模拟软件,仿真对比了宝钢第三代超高强钢QP980及当前广泛应用的DP980超高强钢液压成形B柱的可成形性,通过试验试制了QP980液压成形B柱,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相同工艺条件下,QP980具有较高安全裕度,DP980具有开裂风险,采用2种材料模拟壁厚减薄率及回弹趋势一致,DP980壁厚减薄率大于QP980,QP980回弹大于DP980;QP980液压成形B柱模拟及试验对比显示,壁厚减薄率和回弹变化趋势一致,试验壁厚减薄率大于模拟,样件实际回弹小于模拟,QP980液压成形B柱实测最大壁厚减薄率7.6%,一端施加约束,另一端回弹约6 mm。结论超高强钢QP980液压成形B柱成形性良好,满足零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5.
In this study, the Al-Fe-Mn ternary system is reassessed by the CALPHAD method. Three new ternar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re initially described and a reasonable and self-consistent set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r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is system. The 973 K, 1 073 K, 1 173 K, 1 273 K, 1 373 K, and 1 473 K isothermal sections and the 1 073 K, 1 013 K, 968 K and 913 K isothermal sections at the Al corner as well as the liquidus projection at the Al corner are calcul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almost all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eviously reported.The full text can be downloaded at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436-017-0199-0  相似文献   
96.
对低NOx燃烧器从试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NOx燃烧器浓淡两侧的速度比与管道气体速度和分隔板开缝与否均无关,大小为1.14~1.30,速度差为2.37 m/s(管道气体速度U=18 m/s时)~7.90 m/s(管道气体速度U=28 m/s时);低NOx燃烧器分隔板开缝时,相对不开缝结构阻力增加1.3%(180°扭曲分隔板)~10%(平直分隔板);低NOx燃烧器分隔板前布置阻挡锥时,阻力再增加10.1%(180°扭曲分隔板)~12.1%(平直分隔板);低NOx燃烧器浓淡两侧的固气比与分隔板有无开缝无关,浓侧煤粉射流的固气比随气流速度增大而增大,淡侧射流的固气比随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浓淡两侧的固气比随管道煤粉固气比的增大而增大.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加装不开缝的平直分隔板时,阻力增加17.7%,加装不开缝的180°扭曲分隔板时,阻力增加71.6%.低NOx燃烧器的分隔板开缝时,浓淡两侧的静压平衡,浓淡两侧的湍动能都增加,浓侧湍动能增加大约20%.  相似文献   
97.
由于外部气体渗入炉内易造成钢卷被氧化,为了寻求避免钢卷退火时发生表面氧化的方法,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罩式退火炉炉内的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流板对气体的扰动作用是造成气体涡流场的直接原因;当钢卷外径过小时,分流板对气体的扰动作用较强,易于造成外部气体渗入;当钢卷外径大于分流板外径时,分流板对气体的扰动作用减弱;当钢卷外径大于2300mm时,钢卷周围不再出现涡流场;钢卷外径控制在2400±100mm范围内为最佳。  相似文献   
98.
组态软件在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丝生产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油淬火—回火碳素弹簧钢丝生产线采用由Citect软件组态的工控机为上位机,和S7-300PLC、变频器组成电气系统,用Profibus-DP接口进行通讯,实时性强,然而其英文操作界面使用不方便。同样的硬件配置,用MPI接口进行通讯,采用国产ForceControl组态软件进行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设备连接、页面设计、数据库组态、变量连接、建立配方等功能,完全满足了生产要求,且操作界面通俗易懂,但通讯速度有待提高。给出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用ForceControl组态软件设计时应注意数据库变量的符号和工艺参数的保存方式,调试时应在各种工况条件下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99.
根据三相五柱式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磁通关系,提出了磁通密度的选取原则,并以实例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