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1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546篇
电工技术   313篇
综合类   222篇
化学工业   314篇
金属工艺   348篇
机械仪表   251篇
建筑科学   268篇
矿业工程   796篇
能源动力   94篇
轻工业   41篇
水利工程   134篇
石油天然气   50篇
武器工业   60篇
无线电   2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8篇
冶金工业   9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51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碳五馏分合成甲基叔戊基醚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催化裂化C_5馏分与工业甲醇为原料,D005型大孔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筒式膨胀床双反应器,考察了甲基叔戊基醚的合成工艺条件。一阶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循环比为2:1,醇烯比为1.2:1,入口温度为70℃,空速为6 h~(-1),平均转化率为53.63%;二阶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入口温度为50℃,空速为1.2h~(-1),平均转化率为71.32%,全调合方案可以使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平均提高0.55个单位。  相似文献   
12.
A new technology for treating waste plastics (WP) by traditional coking process was introduced. With a thermo-balance and a 10 g atmospheric fixed bed reactor, the thermo-gravimetric behavior and product were studied during co-coking of WP with blended coal. And then, using a coke-oven with capacity of 200 k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n overlapping temperature range (200-550℃ ) of decomposition between WP and blended coal, and the pyrolysis synergism index η and synergism strength β proposed could evaluate the synergism between them. 1% of added WP results in the maximum synergism in all series experiments. The increase of added WP decreases the synergism. Tar yield in co-coking i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water yield for synergism. Moreover,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quality indexes of coke, such as M10, M40, CRI and CSR, are degrad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P until 4%, though the quality of tar and gas is optimized for WP addition.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本的DV-Hop节点定位算法会产生不良的节点和多级跳带来的累积误差以及未知节点的坐标没有进行修正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节点定位算法WHDV-Hop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定位误差率明显比改进前的定位误差率小,通过MATLAB软件对节点定位误差方面进行仿真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改进后的算法稳定、可靠,易于实现。与DV-Hop算法相比,定位精确度提高了4.65%,计算量减少,降低了能量消耗水平,实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本阅读能力差和视觉推理能力不足是现有视觉问答(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VQA)模型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推理(multi-modal reasoning graph neural network, MRGNN)模型。利用图像中多种形式的信息帮助理解场景文本内容,将场景文本图片分别预处理成视觉对象图和文本图的形式,并且在问题自注意力模块下过滤多余的信息;使用加入注意力的聚合器完善子图之间相互的节点特征,从而融合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更新后的节点利用不同模态的上下文信息为答疑模块提供了更好的功能。在ST-VQA和TextVQA数据集上验证了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此任务的一些其他模型,MRGNN模型在此任务上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惠晓威  辛晓敏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9):2539-2541,2548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信道多径衰落严重、通信系统误码率较高的问题,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建模与仿真,对矿井信道衰落特性进行分析;由于扩频通信在理论上具有抗多径衰落的优点,可将其应用到矿井通信,通过仿真表明: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系统误码率最高;当系统信噪比低于12.5dB时,采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要比衰落信道下的都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并不是PN码码长越长、扩频增益越高、信噪比越大系统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提出了用和声搜索算法优化BP网络连接权和阈值的方法改进神经网络,并通过对水质评价指标的分析,建立了水质评价问题的数学模型,结合指标PH、DO、COD、NH3将和声搜索算法改进的BP网络应用于所建立的模型中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和声算法改进BP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网络收敛速度加快和避免局部极小,准确评价出水质的级别。  相似文献   
17.
在煤矿井下存在多种复杂易燃混合气体,当外界温度或其他因素发生不稳定变化都可能引发火灾或其他事故;为了避免发生事故,提高预警机制,提前进行预报,根据生物嗅觉系统的模糊神经机理在嗅觉感知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构建了更接近生物嗅觉的模糊优化神经网络,使电子鼻系统具有仿生特性;最后通过MATLAB实验测试,根据不同温度下煤矿中的混合气味成份的不同进行成份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子鼻不仅具有辨识的快速性,还提高了自适应辨识的精度,从而能够准确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电子地图数据的精度和画面显示的速率,对地图数据格式加以改进,新增isvl参数准确标识出被描绘数据情报的尺度,对检索的数据缓存做了优化性能管理,依据地图数据的格式提出了坐标变换、数据解析和描画范围定位的准确算法,采用双缓冲机制绘制地图;经实验证明,使用该套方案实验的结果,具有以下特性:1)高精度,多尺度;2)画面合理的表达了空间关系;3)支持实时动态快速显示;可应用到电子地图的研发中。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径向基的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预防煤层瓦斯突出,实现准确、快速预测煤矿瓦斯涌出量的大小,首先采用1-AGO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灰色(GM)预测模型,再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进行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采用阜新煤矿某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GM-RBF组合模型在预测精度及训练误差方面均优于单一的GM模型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算法计算简便,减弱了数据的随机性及模型误差,煤矿瓦斯涌出量的预测平均误差减小到1.57%。  相似文献   
20.
浮选是最重要的选矿方法之一,煤矿浮选工艺自动加药控制问题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加药控制主要是由加药工根据生产经验来控制,为了解决浮选精度低这一问题,文中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作为加药控制系统加药量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动量项方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得出动量项法网络和测试样误差曲线,说明带动量项改进的神经网络更容易满足网络精度的要求,并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误差、减小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