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在Co-60辐射源下聚合物γ-辐射接枝的常用技术,总结了在橡胶材料领域运用γ-辐射接枝技术进行改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并说明了接枝橡胶材料的多种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国喜  章于川 《硅酸盐通报》2015,34(4):1139-1143
采用自制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MAA)m-(BA)n-NCO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进行FTIR、TGA、粒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大分子改性剂和纳米SiO2的表面发生化学键合,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O2的团聚.用改性后的纳米SiO2制备了纳米SiO2/聚氨酯(PU)复合材料,SEM观察到纳米SiO2颗粒在PU中分散良好,XRD检测表明纳米SiO2阻碍了PU分子硬链段有序排列.力学性能检测显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当SiO2的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8%和80.4 MPa.  相似文献   
3.
宇平  章于川 《塑料助剂》2013,(4):31-34,43
制备了聚氯乙烯/粉煤灰复合材料,研究了粉煤灰的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处理粉煤灰的效果最好,不做处理的效果最差;粉煤灰会降低PVC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添加5份处理过的粉煤灰可以提高PVC材料的拉伸强度;添加粉煤灰可以提高PVC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时,耐温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钛酸酯偶联剂NDZ102对微米氮化硅(Si3N4)粉体湿法改性,对改性后的微米氮化硅进行了沉降试验和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说明,偶联剂NDZ102明显地包覆在微米氮化硅表面,能有效地改善其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将表面改性微米氮化硅加入汽车油封胶料中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撕裂强度、拉伸强度、耐油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章于川  杨静 《橡胶工业》2013,60(12):757-763
列举各种橡胶(天然橡胶、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与其他组分形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介绍其制备方法、结构形态和性能特征,并提出关于橡胶IPN材料的其他合成方法。简述橡胶IPN材料的应用,包括橡胶结构材料、橡胶阻尼材料和橡胶功能材料(分离膜和导电高分子材料等)。  相似文献   
6.
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耐天候老化性以及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丁腈橡胶(NBR)具有优异的耐油性和耐磨性,二者共混的目的是使混炼胶兼具各共混组分的特性。EPDM与NBR在极性和硫化活性上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共混比较困难。本文主要研究了EPDM/NBR的共混比、硫化体系的设计以及混炼工艺对并用硫化胶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接枝聚合法制备了丙烯腈(ACN)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聚物(PAN-gEPDM),考察了其接枝率及用量对EPDM/丁腈橡胶(NBR)共混胶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并表征了PAN-g-EPDM及其增容EPDM/NBR共混胶。结果表明,ACN单体与EPDM主链发生了接枝反应,得到了不同接枝率的PAN-g-EPDM,其具有不同的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当加入6份接枝率为26%的PAN-g-EPDM时,共混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油性能较佳;PAN-g-EPDM可起到增容作用,使NBR相和EPDM相的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9.
应用改性酚醛树脂MPFR(modified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丁腈橡胶(NBR)与相关助剂复配,通过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methyl isobutyl ketone)中溶解、混合分散、过滤等工艺过程,制备出改性酚醛-丁腈橡胶胶黏剂MP-NBRA(modified phenolic-butyronitrile rubber adhesive)。结果表明,研制的MP-NBRA能够粘结45#碳钢与不同氰基含量丁腈橡胶的硫化制品,试件破坏全部为橡胶内聚破坏。当MP-NBRA中添加5%硅烷偶联剂KH560时,剥离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朱宝宁  宇平  陈晋阳  吴兵  章于川 《聚氯乙烯》2014,42(10):19-22,26
考察了玻璃纤维(简称玻纤)长度、用量和偶联剂表面处理对PVC/玻纤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度3 mm的玻纤相比,长度50 mm的玻纤对PVC材料具有更好的改性效果,用量以15~20份为宜;硅烷偶联剂能显著提升玻纤与PVC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