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沙一上亚段,从沙一上3到沙一上1,水体逐渐变浅、退出本区,上2-3组发育以湖相为主的沉积体,上1组向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体过渡;砂岩在每个组均有分布,上2-3主要为分布在文明寨地区、卫城构造北部的受断层控制在断层下降盘形成的远(近)岸浊积砂体,以及濮城构造北部的滩坝砂,上1为主要分布在文明寨地区、卫城构造及濮城构造南部的条带状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13.
任杰 《岩性油气藏》2020,32(6):129-137
哈萨克斯坦K油田石炭系KT-Ⅱ段储层为开阔台地相中低孔、特低渗灰岩储层,裂缝对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至关重要,前人研究的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由于受裂缝产状、饱和度、泥浆侵入深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确定性差、容易误判的缺陷。基于研究区目的层段有限的取心和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补偿中子确定基块岩石电阻率与基块声波时差,再比较二者与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的差异特征,进而综合识别储层不同产状裂缝发育段,最后建立了裂缝孔隙度、次生孔隙度、裂缝渗透率、总渗透率等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裂缝识别及参数定量评价。该方法应用的测井综合评价成果与取心物性分析、生产动态情况能够更好地匹配,为该类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关键在于建立适合目标区块的"训练图像",训练图像是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模的输入参数、其准确性是建模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濮城油田沉积微相建模中训练图像的建立,提出了利用现代沉积资料与密井网观察资料建立训练图像;利用建立的训练图像进行了沉积微相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种方法建立的训练图像用来建模后模型模拟结果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普光东洼陆相须家河组作为普光气田资源接替区,勘探潜力巨大。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超低渗、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储层定量识别难度大。为了进一步落实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与产能规模,需开展有效储层的精确评价。通过对测井曲线质控、地层综合解释、储层分类及弹性曲线拟合,确定本地区模型参数,建立了识别不同类别储层与非储层的岩石物理解释量版,为后续地震反演方法的优选及不同类别储层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老油田转注CO_2开发注气能力低的问题,应用长岩心物理模拟室内实验的方法,验证了采用表面活性剂提高注入能力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了注气能力各影响因素定量关系。研究表明:注水至一定阶段,转注0.2 PV表面活性剂段塞后,后续注气能力比注水开发的注入能力提高了19.31%,比直接转注气的注入能力提高了8.86%,增注效果非常明显;储层的物性越好、裂缝越长、倾角越小越有利于转注气气体注入,相反,前期注水越多,注采井距越大,越不利于转注气注入;注水量对注气能力影响最大,其次为注采井距和裂缝,物性和地层倾角的影响最小。研究成果为老油田的注气开发提供了一种提高注入能力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注气开发技术体系,为注气开发的现场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石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湖相白云岩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白云岩沉积时,湖盆水体较咸,且处于强还原环境,以泥晶级白云岩为主,有均匀分散型、纹层状富集型2种产状.②研究区白云岩的δ18O值平均为-4.4‰,δ13C值平均为8.7‰,整体上具有"...  相似文献   
18.
气藏开发中后期,气井见水后的气液两相流动降低了近井地带气相相对渗透率,对气井产能影响显著。通过对国内外见水气井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调研,总结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产水气井产能评价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产水气井产能的关键问题及攻关方向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采用液相伤害的复合模型和引入气水两相拟压力和水气比的二项式产能方程是目前常用的见水气井产能评价方法。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对气水相渗及近井非达西流影响较大,增加了含水气井产能预测的难度。井筒积液及气液两相管流对产能影响较大,但考虑井筒气藏耦合的产能模型研究较少。水侵量计算、气水相渗实验和计算以及井筒气藏耦合模型的研究应成为见水气井产能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东濮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对研究区不同沉积时期的洼陷形态、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作用,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重磁等资料对东濮凹陷进行构造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为统一广盆;在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断陷强烈,导致洼陷出现分隔性;在沙三段中亚段1—4砂组沉积时期,形成多断多凸多洼构造格局;沙二段沉积时期以后,早期产生的二级和三级断层的活动性逐渐减弱或消失,大量的三级和四级断层产生,多断多凸多洼构造格局更加明显。由于地壳重力均衡沉降作用,导致东濮凹陷地层分布发生跷跷板式分异,与断层活动性共同控制洼陷的演化。东濮凹陷古近纪发育的控洼断层的活动性控制洼陷的演化和烃源岩分布,断层的产状控制洼陷形态和干酪根类型。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东濮凹陷方里集地区沙河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不明和油源认识不清的问题,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层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特征,明确了不同油藏的石油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方里集地区ES32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高,干酪根类型为Ⅱ-Ⅲ型,处于成熟—高熟阶段,是有效的烃源岩,而ES12和ES31烃源岩均难以大量生烃;沙河街组烃源岩沉积于还原—弱氧化环境,ES12和ES31烃源岩沉积于淡水—咸水环境,ES32为淡水—微咸水环境。方里集地区油藏为自生自储型,其中ES32下部原油来源于ES32下部烃源岩,ES31及ES32上部原油主要来源于ES32上部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