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5篇
石油天然气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填充油对充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高芳烃油和环烷烃油对充油丁苯橡胶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高芳烃油的充油丁苯橡胶比填充环烷烃油的硫化胶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生胶门尼略高,而定伸应力略低,与高芳烃油相比,环烷烃油品的油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以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分公司开发的欢喜岭牌80^#,120^#,150^#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作为丁苯橡胶的填充油,在实验室小试装置上试制出了合格的SBR-1712充油胶,并以欢喜岭牌120^#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为填充油,在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厂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上生产出合格的SBR-1712充油胶,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的标准,具有较高的定伸应国 拉伸强度及较好的相对伸长率。  相似文献   
43.
介绍毛细管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脂肪酸经甲酯化后,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采用甲基硅橡胶OV-1毛细管色谱柱,利用程序升温及分流进样法,通过试验选择最佳分析操作条件,较成功地测定出脂肪酸中C16及C18等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44.
针对乙腈法抽提丁二烯装置精制单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控制难点,在DCS常规控制系统基础上,采用高级多变量鲁棒预测控制软件建立先进控制系统。应用后改善了生产过程的操作平稳性,提高了丁二烯收率,降低了单位生产能耗。  相似文献   
45.
张洪林  于鹏 《橡胶科技》2009,7(2):4-8
介绍了国内芳烃型和环烷型合成橡胶填充油的生产和应用情况,欧盟相关法规对填充油及轮胎产品中多环芳烃的限制和要求;分析了国内芳烃油替代品的研发状况和展望;提出了填充油发展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46.
《齐鲁石油化工》2019,(4):251-253
针对顺丁橡胶装置聚合丁二烯转化率偏低的问题,阐述影响镍系顺丁橡胶聚合反应及聚合丁二烯转化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聚合丁二烯转化率的解决方案。通过长期不断调整优化摸索,确定了调整催化剂铝镍陈化稀释油的加入量及优化回收单元脱水塔和丁二烯塔的工艺操作条件的优化调整方案,有效解决了聚合丁二烯转化率偏低的问题,使聚合丁二烯转化率由不足80%稳定提高至84%以上。  相似文献   
47.
采用巯基-烯点击法制备出1,2-聚丁二烯包覆的疏水性白炭黑(Silica-PBs)。红外光谱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表明,Silica-PBs表面被1,2-聚丁二烯所包覆,并且还有多余的乙烯基。将Silica-PBs与丁苯橡胶(SBR)共混制备的硫化胶相比于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得的硫化胶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和电子显微镜分析均可以发现,Silica-PBs在SBR中具有更好的分散状态。Silica-PBs可以在填料与橡胶分子链之间形成一条“缓冲带”,为填料在橡胶分子链滑移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Silica-PBs相比于传统白炭黑提高SBR/Silica-PBs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8%以上,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绿色轮胎用填料。  相似文献   
48.
阐述QS-18阻垢缓蚀剂的动态模拟评价及在某循环水系统的工业应用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动态模拟评价试验及工业应用试验的监测试管的平均腐蚀率和平均粘附速率均达到了中国石化技术指标要求,QS-18阻垢缓蚀剂可以在某循环水系统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49.
50.
对在中试装置上制备的丁苯橡胶(SBR)/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乳液共沉胶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BR/MMT乳液共沉胶是一种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与SBR纯胶相比,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回弹性等相当,耐磨性能大幅度提高,可以替代SBR及部分炭黑用于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