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SBS改性沥青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微观结构进行观测,结合软化点、运动粘度、复数模量以及相位角等路用性能指标,定性地分析了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微观结构与路用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观测改性剂在沥青改性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可以快速地判断出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该方法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渤海某中海油采油平台井口抽油泵泵口垢样设计了详细的分离方案并进行分析,使用电喷雾电离源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结合红外、元素等信息确认了垢样中主要化合物的含量、组成及来源。根据该垢样组成推测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主要由古细菌生成的鹰爪酸参与管道腐蚀生成,并针对该垢样特点提出处理意见。该类分析方法亦可应用于其它类似垢样等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腐蚀检测系统对某公司常压蒸馏装置低温部位腐蚀情况进行了检测。将一段时间内检测到的塔顶污水的pH值、Cl-~浓度、Fe~(2+)浓度和硫化物含量作为输入数据,腐蚀速率作为输出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了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预测误差较大。运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常压蒸馏装置低温部位腐蚀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作出“双碳”目标的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分析了“双碳”目标对炼化行业产生的挑战及影响,既面临着传统炼油厂转型和能源结构重构的挑战,也是催生炼油厂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缩小与他国差距,实现绿色工业化的机遇。概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5条路径,即倡导能源高效利用,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碳捕集与封存;二氧化碳/甲烷高效利用转化;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和海洋碳汇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炼化行业需要积极探索高效减排路径,多措并举,引领行业绿色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以海洋环烷基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工艺所得的脱沥青油为原料,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在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反应压力为15 MPa,氢油体积比为1 000∶1,体积空速为0.4 h~(-1),反应温度为385或382℃;异构脱蜡反应压力为15 MPa,氢油体积比800∶1,体积空速为0.8 h~(-1),反应温度为340或345℃;补充精制反应温度为260℃的条件下,所得生成油中大于490℃馏分可达到150 BS光亮油的要求;≥280~360℃馏分可用于生产变压器油基础油;≥360~420℃馏分可用于生产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产品;≥420~490℃馏分可用于生产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产品。润滑油馏分总收率占脱沥青油的85%以上,150 BS光亮油收率约占脱沥青油的40%。  相似文献   
16.
以LG 501 S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为改性剂,中海油生产的36-1 70~#沥青为基质沥青,考察了改性剂粒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粒径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改性剂用量下,随着改性剂粒径的减小,改善了SBS在沥青中的溶胀及分散程度,缩短了改性沥青的改性时间;在改性剂粒径为250μm时,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延度(5℃)、黏度(135℃)依次为76℃,35.6 cm,1 860 mPa·s,均达最大值,在相同测试温度下,当改性剂粒径为250μm时,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最优,最高使用温度为70℃;当改性剂粒径为180μm时,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最优,最低使用温度为-18℃;与未粉碎的改性剂相比,粉碎后改性剂的粒径明显减小,且随着改性剂粒径的降低,小粒径改性剂在粉碎后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减小,且在沥青改性中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改性剂在沥青中的粒径减小,体积分数增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调和工艺,以戊烷脱油沥青与70#沥青为原料,在二者质量比分别为8∶92,20∶80的条件下,依次制备了针入度等级为50#,30#的硬质沥青;同时,于薄膜烘箱中,试样在163℃下恒温热氧老化5 h,得到了相应的老化试样。结果表明:与70#沥青相比,所制备的30#,50#沥青的耐高温性能较佳,二者的软化点分别提高了12,6℃,针入度分别降低了4.1,1.8 mm;温度扫描显示,老化后沥青的车辙因子比老化前高,30#,50#沥青的路面设计温度分别达到76,70℃。  相似文献   
18.
以环烷基原油经常减压工艺制得的减压渣油为原料,先经丙烷脱沥青处理制得脱沥青油,再分别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工艺(工艺A)、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工艺B)、加氢处理-补充精制-酮苯脱蜡工艺(工艺C)等3种组合工艺制备150 BS光亮油。结果表明:采用工艺A不能制备出合格的150 BS光亮油;采用工艺B、工艺C制备的产品其100℃运动黏度分别为29.83,32.58 mm~2/s,倾点均为-12℃,黏度指数分别为91,87,满足150 BS光亮油的指标要求,且产品收率分别为20.4%,19.8%(相对于减压渣油)。  相似文献   
19.
辛靖  杨国明  王连英  陈松  胡淼 《当代化工》2021,50(1):132-136
在石油烃中,砷多与烃基形成有机化合物,砷化物按沸点高低分别进入不同馏分中.加工过程中,砷能使催化剂中毒失活,目前油品中砷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加氢进行脱除,根据不同原理,脱砷剂分为吸附脱砷剂、氧化脱砷剂和加氢脱砷剂,其中加氢脱砷剂通过载体负载活性金属制备,应用最为广泛,脱砷效果较好.综述了脱砷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主要产品型...  相似文献   
20.
在200 mL加氢改质中试装置中,以焦化轻油掺炼不同质量分数的轻质糠醛抽出油(LEO)为原料,于反应压力为10.0 MPa,体积空速为1.0 h~(-1),氢气/原料油(体积比)为1 000∶1的条件下进行了加氢实验;产物经实沸点蒸馏后,选取大于180℃馏分(简称试样)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LEO掺炼质量分数的提高,总液体收率有所提高,试样的密度、运动黏度和芳烃质量分数增加,赛波特色度降低;当LEO掺炼质量分数低于15%时,试样可满足粗白油质量标准要求;所制备的加氢试样含硫量均高于20μg/g,无法达到车用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