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Cu掺杂对Mg-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自燃烧法制备了一系列Cu掺杂Mg-Zn铁氧体纳米粉,(Mg0.2CuxZn0.8-x)O(Fe2O3)0.97(x=0,0.1,0.2,0.3,0.4),并用该纳米粉在1000℃/4h下,烧结成了致密的陶瓷体。该文用XRD和SEM对Cu掺杂的Mg-Zn铁氧体的相结构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用HP4194A阻抗分析仪研究了烧结样品的磁谱。研究发现,在掺杂一定的Cu有利于促进烧结样品的致密化过程,改善磁性能,并影响样品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52.
PP/HDPE/SBS三元共混物的研究——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P/HDPE/SBS三元共混物的性能及形态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P三元共混物的冲击韧性除与SBS的含量密切相关外,还与HDPE的含量有关,HDPE起到了与SBS相似的增韧作用。由于HDPE的掺入,减少了SBS的含量,制成了一种力学性能均衡的超高韧性PP三元共混材料。形态结构的研究表明,共混物中,SBS呈颗粒状分布,另外SBS还与HDPE组成了具有包藏结构的复合粒子。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多元系复相陶瓷的研究进展,复合范围主要包括相变增韧,晶须和颗粒弥散强化之间的两两混合以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4.
氮对纳米硅氮薄膜晶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容式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用高氢稀释硅烷和氮气为反应气氛制备纳米硅氮(nc-SiNx2H)薄膜,结果表明,当N2/SiH4气体流量比(Xn)从I增加为4时,薄膜的晶态率从58%降至14%,晶粒尺寸从10nm降至5nm,N/Si含量比从0.03增至0.12,当Xn≥5,则生成非晶硅氮(a-SiuNx2H)薄膜,当Xn从1增加为10时,薄膜暗电导率从10^-5(Ωcm)^-1降至10^-  相似文献   
55.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嵌锂性能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更高嵌锂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炭材料,以质量分数为3 7%吡啶不溶物的煤焦油为原料,在450℃下自生压热缩聚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所得MCMB的充放电性能.研究发现:随着MCMB平均球径的增加,首次充放电可逆容量从246mA·h/g增至54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先增加后减小;本实验条件下平均球径为8 9μm的MCMB的充放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固定PP/HDPE/SBS三元共混物配比,采用不同共混工艺条件下的脆-韧转变规律。研究表明:PP三元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与SBS分散相粒径有密切关系。当SBS分散相粒间距T等于临界值T_c时,PP三元共混物将发生脆-韧转变。研究还表明基体韧性与T_c有密切关系,当基体韧性增高时,T_c值将增大。  相似文献   
57.
本文主要介绍了废轮胎裂解炭黑经深加工处理后表面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证实,粉碎后裂解炭黑的表面能和化学活性均有所提高.在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其分散性有所改善.通过红外光谱实验论证了表面化学改性的机理.将其填充于天然橡胶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8.
ZnO取代部分Al2O3的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的相变和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质量分数(下同)0~15%的ZnO取代Li2O-Al2O3-SiO2玻璃体系中相等质量的Al2O3后,微晶玻璃相变和性能。结果表明:随ZnO的取代量的增加,玻璃的熔化温度和玻璃晶化峰温度及转变温度不断降低,所有成分的微晶玻璃均可以得到具有细小等轴晶粒的组织结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当ZnO的取代量为5%时,首先析出的晶相仍为β-石英固溶体;随温度升高β-石英固溶体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与未取代时几乎一样,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也较小。当ZnO的取代量增加到10%时,820℃高温晶化后,除了析出了β-石英固溶体、β-锂辉石固溶体外,还出现了硅锌矿相,使材料有较好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当ZnO的取代量增加到15%时,材料的晶粒易粗化,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59.
借鉴陶瓷粉体造粒工艺,以聚乙烯醇(PVA)溶液为粘合剂包覆LiFePO4预烧粉体,通过固相热裂解法制备了碳原位包覆的具有微米球形团簇颗粒的LiFePO4/C复合正极粉体材料。复合材料含有单一的磷酸铁锂相,裂解碳以无定型形式存在。造粒工艺显著影响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在0.1C、0.2C、0.5C和1C的充放电倍率下,研究了碳含量对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优化样品LFP/C4,具有很高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多次循环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9.9,136.9,123.2,108.1mAh·g-1。特别在高倍率下(1C),放电容量达到理论容量的63.6%,具有较小的极化效应,容量中点的充放电电位差△V仅为177mV。  相似文献   
60.
山形切口短棒法是测定脆性或弹塑性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性的新方法。该方法与 E-399标准方法和 J 积分相比,具有简单、经济等优点,在试验过程中还能修正微观残余内应力的影响。由于该试样自发生初始尖锐裂纹,所以不必预制裂纹,这更有利于脆性非金属材料的 K_(IC)测定。本文对短棒法的发展、测量技术和主要优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