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8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57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任博  赵云良  钟乐乐  白皓宇 《金属矿山》2020,49(10):215-220
稀土提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稀土尾矿,长期堆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地聚物是一种新型的硅铝 酸盐无机聚合物,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以稀土尾矿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复合设计对 n(Si)︰n (Al)、碱激发剂 NaOH 溶液浓度和稀土尾矿掺入量 3 个因素进行了建模,设计和优化了稀土尾矿基地聚物原料配 比。通过方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曲面图研究了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 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因素值为 n(Si)︰n(Al)=2.5、NaOH 溶液浓度为 25 mol/L、稀土尾矿掺入量为 38.22%,地聚物 试样 3 d 的抗压强度可达到 58.84 MPa。采用 XRD、XRF、FTIR、SEM 和 XPS 等分析对原料和地聚物试样进行了表 征,发现偏高岭土和硅灰作为铝硅酸盐前驱体,稀土尾矿作为骨料,通过溶解、缩聚重组和固化等地聚合反应过程 成功生成稀土尾矿基地聚物。在此过程中,稀土尾矿以凝胶包裹的形式存在,作为骨料起到骨架和填充作用增强 了地聚物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2.
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石墨矿石为原料,针对其固定碳含量低,石墨嵌布粒度较细,各矿区石墨固定碳含量相差大的特点,对该地区的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在粗选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最终,原矿经选别富集后取得精矿固定碳含量94.97%,回收率94.80%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23.
以复合摩擦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研究对象,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改性剂,探究了干法改性玻璃纤维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台架试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检测等对玻璃纤维改性效果、摩擦性能、作用机理和耐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法改性工艺能够较好地将硅烷偶联剂KH-550包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有利于稳定摩擦因数,改善摩擦材料的热衰退和抗磨损性能。当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为1%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μ1、μmax和μmin均得到提高,磨损量降低8%。KH-550增强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力,能较好地保持纤维在摩擦材料中完整形态,延缓了摩擦材料中树脂的分解,改善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4.
浮选药剂的研究是金红石浮选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及吸附量测试,研究了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辛基异羟肟酸对金红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三种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辛基异羟肟酸在pH值分别为6.5、6.5、5.5左右时,对金红石纯矿物具有较好的捕收性能。金红石与三种羟肟酸均发生化学吸附,但苯甲羟肟酸捕收性能最好,回收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25.
黄金矿山选矿中95%以上为尾矿,实现金尾矿综合利用的前提是充分查明其性质与特征。针对江西某金尾矿,采用XRF、XRD和化学分析手段,查明了金尾矿的化学成分;利用岩矿鉴定、EMPA和ED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物料的资源性质与矿物学特征,着重考察了动态分级-浮选工艺流程提取绢云母的效果。结果表明:该金尾矿中含金0.495 g/t,含银1.70 g/t,且金以铁等氧化矿物中包裹金存在,占比58.18%,显微镜下未发现残余的金颗粒。金尾矿中SiO_2、Al_2O_3分别为62.21%和13.54%,残余的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和方解石;绢云母多为细粒级产出,片径为0.01~0.2 mm,具有较好的回收前景。该试样筛析-0.074 mm 41.58%,残余含金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不高,含金矿物多赋存在比重较高的重矿物或金属矿物中,仍有部分提金潜力。提取绢云母采用Φ75 mm、沉砂嘴内径为6 mm的动态分级效果较好,经一粗二精一扫浮选工艺可以获得产率为11.61%,Al_2O_3含量为23.91%,Al_2O_3回收率为21.19%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6.
广西某铅锌矿属铅低锌高、微细粒嵌布的难分离铅锌矿,铅品位为0.88%、锌品位为9.19%。主要含锌矿物为闪锌矿,含铅矿物较复杂,主要为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和方铅矿,且嵌布粒度极微细。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对该矿石进行了铅、锌分离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1粗2扫3 精选铅,1粗2扫3 精选锌,铅、锌1次精选尾矿和1次扫选精矿合并返回再磨,其余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获得了锌品位为48.05%、锌回收率为91.13%的锌精矿,以及铅品位为26.63%、锑品位为21.80%、铅回收率为87.46%、锑回收率为86.30%的铅锑精矿,铅锑精矿铅含量较低的原因与矿石中主要含铅矿物脆硫锑铅矿和硫锑铅矿理论含铅量较低、嵌布粒度极微细有关,不适合细磨深选。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低贫磁铁矿采用碎矿多段抛尾、多段磨矿多段磁选或磁选-浮选联合处理得到合格铁精矿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设备,叙述了采用自磨与半自磨、高压辊磨机等技术和设备处理低贫磁铁矿石,可有效降低选矿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特征。简要阐述了低贫磁铁矿的选铁尾矿用作生产建材、微晶玻璃、污水处理等的材料,以及在土壤改良、土地复垦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情况,指出了在开发低贫磁铁矿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8.
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有色金属的回收率,中矿再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某铜矿铜精矿品位不低于现场指标的前提下,综合应用Zeta电位、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进行研究,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可以不断循序渐进的对有用矿物进行磨矿、分级、浮选,形成磨浮大循环、大闭路磨矿,同时在闭路循环过程中改变原矿的表面性质,增大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使选矿回收率从86.12%提高至89.48%。  相似文献   
29.
重庆某低品位高硫铝土矿石Al2O3含量为59.79%,Si O2含量为13.06%,S含量达1.82%,铝硅比为4.58;矿石中的含铝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少量;硅酸盐矿物种类较复杂,主要有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和石英等;硫主要以黄铁矿的形态存在。矿石中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共生关系密切,且与一水硬铝石的嵌布关系较复杂,黄铁矿晶形较规则、嵌布粒度较粗。为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7%、矿浆p H=8.5的情况下,以碳酸钠为p H调整剂,无水硫酸铜为活化剂,无机高分子聚合硅酸盐为抑制剂,丁基钠黄药为脱硫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自主研发的多胺类组合药剂为脱硅捕收剂,采用1粗2扫1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Al2O3含量为65.35%、S含量为0.19%、Si O2含量为9.85%、铝硅比为6.63、Al2O3回收率为83.47%的铝精矿,试验指标较理想。  相似文献   
30.
目前,湖北三鑫有限公司充填体下间柱回采多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回采中常留设一定厚度护壁减小对两侧充填体影响。为探究矿山预留间柱安全经济回采方案,现针对该公司-370 m中段间柱进行残矿回采研究,提出留设0、0.5、1.0、1.5 m护壁矿体4种回采方案;借助有限差分软件,对该4个方案在-370 m中段进行间柱回采模拟运算,研究了不同方案下采场开采过程中顶板应力、位移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比较了各方案的回采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对比选取出最优的回采方案。结果表明:在间柱回采过程中,矿房两侧预留1 m护壁矿体时,矿房顶板沉降、底板隆起最小且矿房较稳定,同时矿石损失量最小,为最优回采方案,为该矿山残矿回采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