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41.
新标准GB/T 17685—2016《羽绒羽毛》和GB/T 10288—2016《羽绒羽毛检验方法》2017年7月1日实施。为了正确理解和执行新标准,采用新老标准对比的方法总结归纳新标准的变化和特点,并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2.
《合成纤维》2017,(6):48-53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聚氨酯纤维、二烯类和聚烯烃3种弹性纤维的鉴别方法。裂解温度为600℃时,可以最大限度同时显示聚氨酯纤维、二烯类和聚烯烃3种弹性纤维样品特征。聚氨酯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不同聚合度(—O—CO—N—)n的中间体;特征离子碎片峰是荷质比(m/z)=71。二烯类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异戊二烯及它的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柠檬烯及它的同分异构体、β-律草烯及它的同分异构体、西柏烯及它的同分异构体等;特征离子碎片峰是m/z=68、79、93等。聚烯烃纤维的特征性裂解产物是:烯烃和烷烃;特征离子碎片峰是m/z=55、57等。  相似文献   
14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业产业都在蓬勃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虽然传统产业在被大幅压缩,但是诸如纺织业等产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社会和谐、解决就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方面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纺织品市场依旧红火,但是消费者却经常无法有效辨别纺织品的面料及成分等,因为市场的混乱和无序,造成了很多企业投机取巧、以次充好,这样不仅欺诈了消费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冲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快速、高效对纺织品进行鉴别,维护好纺织品销售的市场秩序,进而促进我国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4.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钠(BP-5)、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4,4′OH-BP)、4-羟基二苯甲酮(4OH-BP)、2,4-二羟二苯甲酮(2,4OH-BP)、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OH-4MeO-BP)、二苯甲酮(BP)、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3)等8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BPs)的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SE-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波提取后,采用Poroshell 120 SB-C_(18)柱(2.1 mm×100 mm,2.7μm)分离,乙腈-0.01%(体积分数)甲酸+0.000 2%甲酸铵(质量分数)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BPs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4~0.38 mg/kg,定量下限为0.13~1.2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1.0%~108.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7%。  相似文献   
145.
为解决新型仿棉短纤维——仪纶在75%H2SO4、50℃条件下部分溶解,难以用GB/T 2910.11—2009方法定量仪纶与棉制品的问题,采用了20%HCl(70℃,15 min)以及75%H2SO4(20℃,60 min)两种溶解方法进行定量试验。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修正系数、含量偏差、试验效率、试验成本等因素,确定了20%HCl(70℃,15 min)方法是定量分析棉与仪纶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6.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快速筛选金属银镀膜纤维,并用扫描电镜对金属银镀膜纤维加以佐证。经微波消解法溶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随机取3种样品,分别在其中加入适量浓度的标准物质。每个浓度各制备6个平行样品,测得元素的回收率在91.13%~112.67%、精密度在1.7%~4.1%之间。  相似文献   
147.
戴颖 《中国纤检》2011,(20):52-54
本文确定了聚苯硫醚纤维在不同溶剂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质量修正系数,探讨了聚苯硫醚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8.
林丽云 《中国纤检》2011,(20):63-67
本文通过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在不同条件下对深色羊毛羊绒染织品进行退色处理,通过直观观察、显微镜观察纤维形态以及白绒对比分析了退色效果和鳞片损伤程度,并对这两种退色剂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适合深色羊绒染制品的退色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通过将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高亲水性涤纶纤维共混,制备出了高亲水性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纤维配比条件下的水刺非织造布的孔隙率、力学性能、透湿性能和亲水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粘胶纤维,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大大改善,但当粘胶含量大于10%时,随着粘胶含量的增加,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高亲水性涤纶纤维的加入,能够有效防止粘胶/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下降,同时赋予了产品良好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0.
探讨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中各组分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浓硫酸和苯酚/四氯乙烷可完全溶解涤纶,加热法可去除棉纤维的特点,分析三种方法对不锈钢纤维的溶解性能,得出:采用浓硫酸法,不锈钢纤维样品处理前后的重量相对误差重现性较差;而采用加热法和苯酚/四氯乙烷溶解法,不锈钢纤维样品处理前后重量相对误差较小,且稳定性也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苯酚/四氯乙烷溶解法结合加热法进行不锈钢纤维与涤棉混纺纱线各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