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紫外光照射法,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将丙烯酸(AA)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粉末表面,制备出聚乙烯接枝丙烯酸(LDPE-g-AA)热熔胶.通过红外光谱鉴定接枝物的结构,利用羰基C==O的特征峰(1 712 cm-1)与CH2的特征峰(1 460 cm-1)的面积比值定量测定接枝率.研究LDPE粉末粒径、界面剂用量、紫外光照射时间、引发剂用量和单体用量等工艺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当紫外光照射时间为15 m in,每100 g LDPE二苯甲酮用量为3 g、AA用量为15 g时,接枝率可达8.  相似文献   
32.
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乙烯基硅烷(VS)接枝聚丙烯(PP-g-VS),用接枝改性后的聚丙烯(PP-g-VS)作为基体,与黄麻纤维经过挤出注射成型制备了聚丙烯/黄麻纤维复合材料(PP-g-VS/F)。利用红外光谱仪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和耐热性进行了测试,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VS成功地接枝到了PP上;经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热性都得到提高;改性后的PP-g-VS与黄麻纤维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3.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重氮偶合、取代和酯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一种新型含手性碳的偶氮苯化合物——4-(羧酸-2-甲基丁酯酯基)-(4'-辛氧基)偶氮苯(MBCO-Azo).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MBCO-Azo在甲醇溶液中的光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在360 nm紫外光照射下,MBCO-Azo发生由反式到顺式异构化反应,随后在440 nm可见光照射下发生由顺式到反式异构化反应.在光异构化中MBCO-Azo最大吸收波长变化较宽,可达到24 nm.由于手性单元的引入,MBCO-Azo由反式到顺式的光异构化速率略大于4-(羧基)-(4'-辛氧基)偶氮苯(CO-Azo),而顺式到反式的回复速率则略小.  相似文献   
34.
蒙脱土增容HDPE/PS共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苯乙烯(PS)/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研究了经过表面处理的蒙脱土作为相容剂对HDPE/PS体系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层间插人了聚合物分子链;随着w(OMMT)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当m(HDPE)/m(PS)为20:80,w(OMMT)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加OMMT时提高了80%,弹性模量提高了20%;OMMT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发生了改变,表现在界面张力和分散相的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氯丁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CR/CSM)不同并用比共混胶的力学性能,以及并用胶经150℃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盐酸溶液浸泡24h后的性能变化与机理。对比温度下胶片经酸碱溶液浸泡后的质量变化、拉伸强度变化、扫描电镜图以及红外谱图。结果表明,当CR/CSM质量比为80/20时并用胶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且交联密度较大。150℃条件下,在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4h后,CR/CSM质量比为80/20的并用胶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最高,质量变化率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耐碱性能。150℃条件下,在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24h后,CR/CSM质量比为20/80的并用胶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最高,质量变化率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耐酸性能。氯丁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CR/CSM)的不同并用比决定了共混胶耐高温酸碱性能。  相似文献   
36.
将糊化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 SPI)等量替代炭黑填充至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中,研究了改性SPI的粒径和热性能,考察了改性SPI用量对橡胶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热性能、压缩生热性能的影响,并与白炭黑和轻质碳酸钙填充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性SPI的中位径由原来的115.25 μm减小至37.63 μm,比表面积由原...  相似文献   
37.
无机填料对聚氨酯阻尼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川平  陈尔凡  马驰 《辽宁化工》2012,41(5):475-477,480
综述了聚合物阻尼机理,无机纳米粒子作用于聚氨酯材料的阻尼机理,及无机纳米粒子对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影响,随着无机填料的增加提高了聚氨酯材料的损耗模量和储存模量,阻尼因子tan δ随之增加,并且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8.
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对BR/SBR硫化胶的阻尼因数(即损耗因子,用tanδ表示)和动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温度下,tanδ和动刚度并未对80~130 Hz的频率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在80~130 Hz的频率下,tanδ和动刚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改变,tan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动刚度则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