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5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以水为介质、碳酸钠为催化剂,室温下制备了水溶性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研究了反应物料比对产物酰化取代度及水溶性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丁二酸酐成功接枝到了壳聚糖分子链上;XRD结果表明酰化反应改变了壳聚糖的结晶结构;Zeta电位分析发现存在1个等电点:pI=3.54。将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加入到甲酸溶液中,通过自组装法制备纳米凝胶粒子。SEM照片显示该纳米凝胶粒子呈球形,粒径为20~30nm;DLS测试表明,随溶液pH值的增大,粒径从70~80nm增大到350~700nm,表明丁二酸酐酰化壳聚糖纳米凝胶粒子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  相似文献   
52.
王书磊  邵华锋  贺爱华 《石油化工》2014,43(11):1271-1276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等规度的聚1-丁烯(PB-1)流体的高速挤出流变行为,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和等规度对PB-1流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PB-1流体的流变行为遵守幂律方程,为典型的非牛顿型流体;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呈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黏流活化能随等规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温度下,熔体弹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等规度的增大而减小。升高温度能有效降低熔体的黏弹性,有利于PB-1流体的稳定挤出。  相似文献   
53.
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亚铁锂( LiFePO4)作为备受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望成为新一代首选的可代替钴酸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详细地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LiFePO4改性所做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导电剂掺杂包覆、金属离子掺杂和合成方法对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这些改性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4.
使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试了胺类硫化体系的硫化胶交联密度,结合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了一段硫化时间和二段硫化时间对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一段硫化时间的延长,AEM硫化胶力学性能显著改善;一段硫化时间大于6m in时,硫化胶交联密度及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硫化胶交联密度随二段硫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综合力学性能在二段硫化时间为5 h时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55.
无机纳米粒子对聚苯乙烯泡孔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纳米碳酸钙(CaCO3)和有机化纳米蒙脱(土OMMT)为异相成核剂,制备了聚苯乙(烯PS/)无机纳米粒子发泡材料,并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纳米粒子种类和含量对PS挤出发泡制品的表观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纳米CaCO3为成核剂时所得发泡制品的表观密度为0.451~0.485g/cm3;而用OMMT作为成核剂所得发泡制品的表观密度为0.514~0.573g/cm3,平均泡孔尺寸较小。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OMMT在泡孔壁面的取向分布有利于得到闭孔形式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56.
将两种不同硫化体系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硫化胶置于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HCl)溶液中,通过质量、交联密度、力学及表面性能变化,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探究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老化行为。结果表明,硫磺硫化体系的EPDM硫化胶的交联密度、拉伸强度及300%定伸应力均比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化体系高,但DCP硫化体系的耐酸性较好;DCP含量的增加能有效提高EPDM硫化胶的交联密度与力学性能,同时也会导致EPDM硫化胶表面极性增加,而硫磺硫化体系下加入防老剂可有效抑制其在酸性条件下老化后期的交联过程和表面极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57.
利用海泡石作为钼系催化丁二烯配位聚合的催化剂载体,通过原位聚合方式制备了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于纯MoCl5,海泡石负载后的MoCl5催化体系能够提高聚合的活性而定向性保持不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原位生成的复合材料中海泡石在聚合物基质内具有良好的剥离与分散。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显示,在橡胶混炼加工过程中,引入质量分数1%的海泡石可使白炭黑在基质中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此方式可以制备聚合活性更高、加工性能更优异的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58.
合成了一系列1,3-丁二烯聚合用低位阻烷氧基配体多取代的钼基催化剂体系,制备了高乙烯基含量聚丁二烯。结果表明,低位阻烷氧基配体可平衡配体位阻与催化剂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制得的聚丁二烯结合乙烯基质量分数大于86%,其中乙氧基桥联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达1.520×105 g/(mol·h),该催化体系是迄今为止报道的聚合催化活性最高的高乙烯基聚丁二烯用钼基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59.
采用恒速双筒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1-丁烯釜内合金的流变性能并将其与高全同聚1-丁烯(iPB)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釜内合金熔体是一种假塑性流体,且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其非牛顿指数变大,非牛顿性减小。在相同温度和剪切速率下,釜内合金的粘流活化能小于iPB的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升高,粘流活化能减小,其粘温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60.
聚碳酸酯老化机理与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聚碳酸酯(PC)的老化机理,及PC老化的实验研究方法和双酚A检测的方法,可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