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6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更好地解决离网型微电网的“源-荷”匹配问题,减轻以往能量管理过多依赖预测信息的弊端,在对储能电池SOC状态的变化趋势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运行方式和运行场景,采用了基于专家规则的控制策略,充分利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数据采集和处理,保证能量管理可以依据储能SOC所属区间,按照事先制定的策略表,进行微网的稳态功率调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合理地设计了功率控制的控制网络,保证控制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该控制方法实现了光伏、风电、蓄热锅炉的功率自动控制,提高了离网型微电网稳态“源-荷”平衡控制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采用柔性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FOCT)的发电机保护总体方案和系统结构以及FFOCT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FFOCT的关键技术难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采用旋转高双折射(Spun Hi-bi)光纤制作可现场缠绕在导体周围的传感光缆,并对采用Spun Hi-bi光纤的FFOCT的电流检测灵敏度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四态方波调制和阶梯波反馈的全数字双闭环解调方案改善FFOCT动态范围、测量精度以及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FFOCT满足测量0.2级、保护5TPE的精度要求。最后简单介绍了用于观音岩水电站发电机保护的FFOCT的现场安装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3.
混合直流输电技术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结合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拓扑结构。文中从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主接线和换流器拓扑结构、控制和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的难点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介绍了混合直流输电技术可能适用的场景及目前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未来电网的发展特点及需求,分析了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模型,分析了负序方向元件在含柔性直流系统的交流系统电网中的适应性,并通过仿真研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保护配置建议。仿真结果表明,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时基于负序方向元件的纵联保护可能拒动或误动,对柔性直流换流站出线不宜采用基于负序方向元件的纵联保护。  相似文献   
65.
针对就地化智能电子设备(IED)在开关场无防护安装时面临的接地及抗干扰问题,介绍了传统变电站二次等电位地网的设计及IED的接地方法。分析了就地化IED在开关场无防护安装时需要面对的复杂电磁兼容环境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分布式开关场二次等电位地网的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就地化IED及其外部线缆在开关场无防护安装时的接地方法、就地化IED增强抗干扰能力的设计方法。厂内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在无人值班的前提下,提出了智能远动装置及监控终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定位,讨论了通过基于智能远动装置的监控终端实现变电站监控功能的可行性。论述了基于智能远动装置的监控终端实现变电站监控功能的相关技术,包括体系架构、双机冗余、画面展示及告警、五防闭锁、电压无功控制、程序化操作、远程浏览等关键技术,并对监控终端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测试系统及实际工程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低压母线的保护配置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易母线保护新方案。该方案根据低压母线主接线特点抽象出母线单元模块,各母线单元模块根据本母线进线、分段开关的过流情况及其他母线单元模块的开关过流情况,结合出线保护的闭锁信号,实现小电源、进线和分段的选择性跳闸,达到快速切除母线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国内某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极一线路故障的波形进行分析,得出此次直流线路保护动作是雷电引起的结论。在对雷电资料进行检索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线路重启过程中极一产生-535 k V电压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逐一排除,最终总结出极一直流线路电压从+500 k V下降到-535 k V是由于雷电提供了整流侧逆变运行所需要的能量导致的。根据雷电反击和雷电绕击特性的不同提出了行波保护和电压突变量保护的优化策略,以防止雷电反击直流线路时造成行波保护和电压突变量保护的误动。  相似文献   
69.
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作为柔性环网控制器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以应用于柔性环网控制器及苏南500 k V UPFC工程的换流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TC Creo 3D与Ansys混合建模技术,建立了换流阀塔的三维模型,详细计算了换流阀塔在绝缘型式试验下的电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换流阀塔对地空气间隙、层间空气间隙以及换流阀塔的外表面的空气介质等绝缘强度都能满足换流阀绝缘型式试验的要求,保证换流阀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0.
T型三电平电路是一种新颖的钳位型拓扑,它通过双向开关实现直流侧中性点与负载的连接;与传统二极管钳位(NPC)相比,该电路器件少、器件损耗均匀、运行效率高,因此在光伏等新能源发电中得到大量应用。中性点电压平衡问题是该类电路的固有问题,需妥善解决。文中首先分析了T型三电平中点电位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接着建立了中点电位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波电压指令分区的分析方法,得到零序电压对中点电位的解析表达式,据此建立了中点电位的平衡控制策略,并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