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综述并分析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的性能要求,讨论银浆性能及制备高分辨率/大高宽比栅线电极的影响因素,介绍栅线电极用银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铜铟镓纳米金属氧化物为起始原料, 采用化学还原+固体硒源后硒化的方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多晶Cu(In,Ga)Se2 (CIGS)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制备过程中材料组成和结构的演变进行了研究, 采用霍尔效应测试仪和吸收光谱分析等对多晶CIGS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纳米金属氧化物主要含CuO、In2O3、Ga2O3和铜-铟、铜-镓二元合金氧化物等成分, 在还原反应中逐渐转变成Cu11In9、Cu9In4等产物, 同时薄膜中形成大量孔隙; 硒化过程中, 硒蒸气沿孔隙通道进入还原产物的晶格, 反应生成CIS和CGS, 从而形成具有黄铜矿结构的多晶CIGS薄膜; 多晶CIGS薄膜表面晶粒排列紧密, 属于p型半导体, 其载流子浓度为2.3×1015 cm-3, 迁移率为217 cm2/(V·s), 电阻率为36 Ω·cm, 带隙宽度约为1.15 eV。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液相法制备银纳米线(AgNW)过程中常用的阳离子型控制剂、阴离子型控制剂和分子型控制剂三类化学控制剂对银纳米线尺寸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种类化学控制剂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化学控制剂作用下银纳米线的形成机制,分别是:多孪晶颗粒单轴生长机制、溶解平衡机制、定向附着机制以及自组装机制;对液相法制备银纳米线过程中常用的高分子包覆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最后结合实际问题,分别指出化学控制剂与包覆剂在制备银纳米线时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王洁  堵永国  张楷力 《贵金属》2016,37(3):79-86
银纳米线是一种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透明导电电极材料。总结了利用银纳米线制备透明电极常用的旋涂、喷涂和棒涂法3种主要液相成膜工艺,对成膜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加热、加压和引入介质3类后处理方法,阐述了不同后处理方法对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综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主承力结构方面的应用,对复合材料维护和修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加迫切的要求。复合材料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对分层损伤和层间断裂十分敏感,此类损伤会造成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和性能的大幅降低,进而对航空飞行器的结构安全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冲击载荷正是导致此类损伤的最大威胁,因此,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冲击损伤规律及其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和难点。从冲击损伤评估、无损检测和修复技术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展望了冲击损伤下航空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喷墨打印中的银导电墨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楷力  堵永国 《贵金属》2014,35(4):80-87
介绍了应用在电子喷墨打印技术中的两枑导电银墨水:纳米颗粒墨水和金属有机先驱体墨水的组成体系、制备方法和性能影响因素;结合国外悁究前沿简要介绍了当前两枑墨水的悁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最后对两枑墨水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导电墨水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楷力  堵永国  王震 《贵金属》2016,37(1):68-75
介绍了银纳米线透明电极光电性能的相关理论。根据国外研究团队建立的相应模型,结合目前透明电极主流应用对银纳米线的性能要求,阐释了银纳米线的尺寸与透明电极的光电性能之间的联系,给出了评判电极光电综合性能的重要参数和满足透明电极应用的银纳米线尺寸具体要求,为银纳米线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复合电解质的设计中,采用结构承载相和离子导电相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结构化锂离子电池对强度和电性能的综合要求。首先确定环氧树脂为结构承载相的基体以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利用液态和固态两种不同的造孔剂在基体内构筑连通孔隙,再通过在连通孔隙中填充凝胶态电解质或吸附液态电解质的方式提高离子导通率。综合考虑结构承载相力学性能和吸液率,得出以下结论:环氧树脂/萘/DBP/SiO2质量比为20:20:4:1时,制得的样品力学性能和吸液率较佳。通过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样品的阻抗分析测试,实验所制备的样品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1.6×10-3 S/cm,满足结构化锂离子电池电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