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2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为准确定量反演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建立了1种新型数值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可得到较准确的表征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的连通系数。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在同时考虑注水井、生产井的注采动态基础上,有效反演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映出不同注采井间注水信号的时滞性和衰减性。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简单实用性,对于矿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可观的储气率与自保效应的存在使得天然气水合物能作为一种天然气储运的方式,并且在与其他如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储运方式比较时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但由于针对水合物储运的研究起步较晚,利用水合物储运天然气的技术尚未成熟。尤其是在水合物反应器的研究上,生成水合物的速率较低,无法达到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水平。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与专利等资料,介绍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发展状况,简述了水合物生成强化的物理化学手段与机械手段,详述了搅拌式等传统天然气水合物反应器与管式、超重力式等新型天然气水合物反应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根据现有水合物反应器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对水合物反应器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未来应当加快对喷淋式、超重力式与流化床式反应器的放大研究,加快针对不同物理强化手段与机械强化手段的协同作用研究,建立起以天然气储运为目的的水合物反应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4.
利用Ritec RAM-5000仪器激发超声波信号对常规砂岩和四川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开展波速各向异性实验室测试,计算5个弹性模量并表征页岩的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在未加载状态下测试结果表明,页岩层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垂直层理方向传播波速的高低,垂直页岩层理方向传播的波速为平行层理方向的65%左右,平行层理2个方向的波速接近;当传播方向与层理面成45°夹角时,波速值基本居于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之间。所测砂岩各向异性较弱,仅有1个方向波速相对较低,但为其他方向波速的80%左右。将页岩和砂岩作为横向各向同性材料,通过计算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表明所测页岩为强非均质性材料,而砂岩为弱各向异性材料。研究结果有利于认识页岩的裂缝(层理)发育程度以及同砂岩的非均质特征差别,为该页岩气储层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材料性能参数与套管膨胀驱动力的关系,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非线性分析模块,建立实体套管模型.在不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下对套管膨胀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材料性能参数对套管膨胀驱动力的影响.根据拟合曲线得出套管膨胀驱动力计算公式.为实体膨胀套管的试验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智能完井技术具有优化油井生产、降低作业风险以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等优势。井下流量控制设备是智能完井技术的核心,其中流入控制装置(ICD)、流入控制阀(ICV)已被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智能完井流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表明其具有独特的功效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对ICV、ICD的结构及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以及流经设备后压降与流量的关系;通过对比2类装置的共性及不同,分析了其各自适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37.
注水开发是油田最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之一,而合理注水强度是油田注水开发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参数。井楼八区H3Ⅳ53层采取注水开发已有二十多年,已达到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通过分析当前H3Ⅳ53层储层状况、注水状况,综合比较各类注合理水强度计算方法,划分当前注水强度等级,预测并校核合理注水强度,进而提出相应注水政策,以便达到提高H3Ⅳ53层采收率、维持该层高产稳产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8.
泡沫在不同渗透率级差填砂管中的调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芬  唐健健  陈凯  唐培忠 《岩性油气藏》2013,25(4):119-122,128
为了解决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时蒸汽波及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泡沫作为蒸汽流度调剖剂,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算了泡沫在不同渗透率级差的两并联岩心管中的阻力因子、高低渗管中产液速度变化特征及泡沫驱油时的采出程度与注入压差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起泡剂FCY产生的泡沫阻力因子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泡沫能使高渗管的产液速度减小,而使低渗管的产液速度增大;并联岩心管饱和油后采用泡沫驱,注入0.85PV泡沫时,才能形成有效封堵,而且渗透率级差越大,最终注入压差越低;泡沫驱能同时提高高渗管和低渗管的原油采出程度,但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高渗管采出程度略有增加,而低渗管采出程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39.
针对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缝网扩展预测和多重孔隙介质耦合流动模拟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体积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的致密储层流体流动规律研究,建立了多重介质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和多裂缝互相干扰条件下的压裂裂缝网络扩展模型,并采用有限单元法求解。以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为例进行生产模拟,分析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不同孔隙介质产量贡献程度。研究表明:体积压裂水平井簇间距减小,则水力裂缝延伸长度变短,平均带长减小,改造面积先减小后趋于平缓,平均带宽和裂缝宽度先增大后趋于平缓;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贡献以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为主,基质对产能贡献较小。研究结果为致密储层压裂水平井裂缝扩展模拟和产能预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解决海底采油设备酸化腐蚀问题,合成一种绿色的哌嗪类曼尼希碱壳聚糖衍生物缓蚀剂CS-NMB,并研究其在15%(质量分数)盐酸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性能,计算研究其在金属表面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曲酸和N–甲基哌嗪为原料,经过曼尼希反应,合成曼尼希碱(MB),再将该曼尼希碱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采用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产物,利用电化学法和静态失重法评价CS-N-MB在该强酸环境中对N80钢的缓蚀能力。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壳聚糖(CS)和CS-N-MB的反应活性,明确活性位点,并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缓蚀剂的吸附能以及体系中水分子的均方位移。结果 在15%盐酸环境中,CS-N-MB对N80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当缓蚀剂添加量小于200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N80钢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当缓蚀剂添加量大于200 mg/L时,短时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N80钢的腐蚀速率又略微增大,而72 h后N80钢的腐蚀速率略微减小并趋于稳定。电化学研究表明,CS-N-MB能够同时抑制腐蚀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是混合型缓蚀剂。分子模拟结果表明,CS-N-MB的主要活性位点集中在N、O以及环状结构处,且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