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18篇
化学工业   19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通过高温煅烧法对粉煤灰进行活化,采用酸浸法浸取活化后粉煤灰中的镓。研究了煅烧条件(助剂种类、助剂含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粉煤灰中镓的浸出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表征粉煤灰以及不同煅烧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用ICP测定了浸取液中的镓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助剂(碳酸钠、碳酸钙和氧化钙)中,碳酸钠是粉煤灰活化的最优助剂;碳酸钠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5∶1、煅烧温度为800 ℃、煅烧时间为120 min时,粉煤灰中镓的浸出量(质量分数)为5.262×10-5。  相似文献   
5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AA)、钛酸丁酯(TBOT)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TiO2杂化涂层.采用FT-IR、TEM、UV等方法对杂化涂层进行了测试,并对杂化涂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化涂层中聚丙烯酸酯与TiO2通过COO-Ti键发生了化学结合;杂化涂层是较为理想的纳米复合材料,在杂化涂层巾TiO2粒子的粒径分布窄,粒径在3 nm左右;杂化涂层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能明显优于聚丙烯酸酯,杂化涂层对紫外线的吸收发生了红移;与TiO2粉末相比,杂化涂层的光催化速率慢,但光催化得较彻底,随着AA与TiO2物质的量比的增加,杂化涂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先是增加,然后又减少,降解率可达97%,杂化涂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便于回收,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生成聚3,4-乙撑二氧噻吩,制备得到纤维表面均匀覆盖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改性导电纤维,其电导率约为1×10-3S/cm。纤维表面与导电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原纤维的耐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没有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54.
采用ZrOCl2.8H2O和Al(NO3)3.9H2O共沉淀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ZrO2-Al2O3催化剂。固体超强酸SO24-/ZrO2-Al2O3制备条件为nZr∶nAl=3∶1,-15℃陈化24 h,120℃干燥12 h,浸渍液硫酸浓度为0.5 mol/L,浸渍4 h,120℃干燥1 h,650℃焙烧4 h。将此固体超强酸酯用于氯乙酸和异辛醇合成氯乙酸异辛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异辛醇和氯乙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酸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所用氯乙酸质量的1.7%,环己烷为异辛醇体积的46%,反应时间1.5 h条件下酯化率达94.3%。  相似文献   
55.
聚苯胺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但是由于其在一般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差,且其制成的涂膜附着力差等因素,通常将其与其它涂料复配,以改善涂膜性能;环氧树脂涂料具有附着力强、强度高、耐化学品、耐磨等特点,环氧树脂优异的成膜性和聚苯胺的防腐性能相结合,使聚苯胺/环氧共混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聚苯胺与环氧共混涂料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56.
微波加热一步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炭的成本,以花生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法一步制备了多孔炭,研究了该多孔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磷酸/花生壳质量比为3,微波功率为600 W,加热时间为20 min时,所制多孔炭的比表面积为1 494 m2/g。随着磷酸/花生壳的质量比从0.6增加到3,多孔炭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在电流密度为50 mA/g时,所制电极的比容达196 F/g,300次循环后,其比容保持率为92.7%。  相似文献   
57.
崔平  陈勇  汪洋 《燃料与化工》2011,42(3):31-32,37
目前,研究焦炭热性质的主要方法是焦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此法是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反映的是恒温状态下的失重率。但焦炭在高炉内的实际状况是一个变温的过程,为研究焦炭与二氧化碳在高炉内的反应,我们研制了焦炭连续热失重测定仪[1-2],模拟高炉环境对焦炭性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8.
以磷酸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常温锌系磷化液。考察了游离酸度、总酸度及自制CT-1复合促进剂对磷化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对磷化膜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自制CT-1促进剂可以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膜的成分以缔合型磷酸盐为主。  相似文献   
59.
不同压力下碳纳米管的电弧法合成及其表征(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弧放电法在氦气/乙炔混合气氛中,在不同压力下合成了碳纳米管.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场发射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对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可见发射光谱对碳纳米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原位诊断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氦气/乙炔气氛中合成的碳纳米管的长度大于50微米,许多碳颗粒沉积在碳纳米管壁上.场发射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0.100MPa下合成的碳纳米管的壁厚明显大于0.035MPa下合成的碳纳米管的壁厚.可见发射光谱诊断结果表明,CH和C2物种可能作为碳纳米管形成的前驱体,其中,以H原子作为无定形炭的刻蚀物种.阳极消耗速率和产物在阴极的沉积速率随着反应器中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阳极和乙炔的蒸发速率及CH和C2物种的沉积速率而增加碳纳米管的形成速率.  相似文献   
60.
基于催化作用程度的焦炭灰组成催化指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主焦煤和生产配合煤脱除部分矿物质以及分别添加不同矿物质后的碳化试验,研究了Na2O、CaO、MgO、SiO2、Al2O3、BaO、Fe2O3等主要矿物质对焦炭热反应性的催化作用行为,依据其催化作用程度导出新的矿物质催化指数模型,并对比验证了几种催化指数模型对高炉焦质量预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