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8篇
电工技术   196篇
综合类   202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52篇
机械仪表   193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9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吴萍  黄健  向平 《机电工程技术》2005,34(1):38-39,43
本文针对方形管切割加工特点提出了数控切割方案,对方形管变形误差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检测和补偿原理并详细论述了PMAC运动控制器在方管相贯端头数控切割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2.
基于光电管的智能车模自动循线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东  向巍 《机械与电子》2007,(10):32-36
将红外光电对管用于智能车模自动循线控制,不仅抗光线干扰能力强,响应时间短,成本低,而且通过对光电对管布置方案的优化,能实现满意的循线控制.结合我国首届飞思卡尔杯全国智能汽车大赛的车模设计,对智能车模循线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思路,控制算法,程序代码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3.
三峡升船机安全机构采用螺杆与螺母柱自锁的方式保障承船厢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安全机构的自锁性,需要螺纹副当量摩擦系数fv≥0.1。同时,在不改变安全机构摩擦副结构的前提下,选用或研制一种适合螺母柱摩擦副的防护材料,该材料既能保证在涂覆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0.1,又能对螺母柱、螺杆以及安全机构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便于现场施工。为此,有必要选择同时满足防锈性能和摩擦性能的防护材料。本课题以爱利丝IRIS-400M型增摩油为基础,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其用于三峡升船机安全机构摩擦面防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4.
提出了一种绿色的废旧电池LiFePO_4正极材料中温回收路线,并通过回收料中各种元素配比的控制和简单的热处理,实现了LiFePO_4正极的再生。从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物料比三个方面优化了再生的工艺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恒电流充放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纯度球形LiFePO_4/C再生正极,在0.1 C率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3.8 mAh/g,1 C下循环300次容量保持率达92.5%,性能接近商品化LiFePO_4材料。  相似文献   
155.
TBM管片环在盾构推进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隧道掘进机管片环在盾构推进时的受力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建立其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论证了管片环在盾构推进时的强度足够.  相似文献   
156.
利用不同硬度Grade 91钢试件的持久强度数据研究该钢硬度与持久强度和最大许用应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用系列硬度试件所做确定温度和外力下的持久实验同时存在性能高估和低估现象,将这些数据综合在一起预测/外推钢的持久强度与实际值差距较大,利用由此确定的105 h持久强度计算得到的最大许用应力对应用产生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影响.同时研究得到Grade 91钢在确定温度下满足最大许用应力的硬度下限的确定方法:对于硬度在201(205)HBW及其以上的Grade 91钢部件,在575(600)℃及其以下温度运行时可满足ASME BPVC 2019版规范对Type 1和Type 2型材料最大许用应力的要求;硬度在204HBW及其以上的Grade 91钢部件在575℃及其以下温度运行时可满足ASME BPVC 2017版规范对壁厚大于75 mm部件最大许用应力的要求.因此,在已有硬度范围规定(ASME BPVC 2017-2019对Grade 91钢:190~250HBW)的情况下,下调最大许用应力的ASME BPVC 2019新规范给现有硬度范围下限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即满足该硬度下限要求却不能满足最大许用应力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未来有必要上调硬度下限值.此外,研究了Grade 91钢运行/剩余寿命评估算法中利用短时实验数据外延105 h持久强度的函数优化.结果表明,现用算法采用幂函数拟合存在性能高估现象,若采用对数函数将不同硬度试件的持久数据分开拟合则可明显提高与实验数据的吻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所得已知运行条件下部件厚度-硬度-运行/剩余寿命的关系将安全性评估的技术参数融为一体,可体现该方法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直观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供相关标准修订和工业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7.
不同Cr含量的Fe-Cr合金高温高压水蒸气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Cr合金钢广泛用于锅炉的受热面管,但目前研究多针对Cr在高温常压环境中的氧化行为,对高温高压下的研究较少。对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12%、18%、25%的Fe-Cr合金试样在650℃、25 MPa的高压水蒸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并与Cr-9的常压水蒸气氧化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形貌、能谱分析成分变化、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物相组成并称重绘制氧化动力学曲线,以此来探究不同Cr含量的Fe-Cr合金的氧化膜生长规律和压强对其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提高,Fe-Cr合金的孕育期增长,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Cr含量的增加对氧化行为有一定影响,氧化66.0 h,Cr-9与Cr-12氧化动力学符合抛物线规律,在氧化初期就出现内外氧化层分层,内层为尖晶石FeCr2O_4,外层为Fe_3O_4,而Cr-18、Cr-25则仍处于孕育期,动力学几乎处于稳定状态,这个阶段主要是元素的扩散准备,氧化物的出现只是附加产物;表面的氧化物并不能构成一层完整的氧化膜,外加压强能够增加Fe-Cr合金位错和空位浓度,从而提高氧化速率,并且压强影响了氧化膜的形貌,在压应力的作用下,氧化膜主要由粒状氧化物构成。  相似文献   
158.
为提升LED芯片的光提取效率和电流扩展能力,设计了双金属层环形叉指结构ITO/DBR电极的大功率倒装LED芯片,并对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薄膜和环形叉指电极结构进行了仿真优化计算。利用TFcalc软件仿真计算了DBR堆栈方式、堆栈周期和参考波长对DBR反射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双堆栈DBR薄膜在234nm宽波长范围内反射率均高于95%,对应蓝黄光区域(440~610nm)平均反射率高达98.95%,参考波长红移可以缓解DBR反射偏振效应。利用SimuLED软件仿真计算了电极结构对芯片电流扩展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350mA电流输入情况下,单金属层电极电流密度均方差为44.36A/cm2,而双金属层环形叉指数目为3×3时,电流密度均方差降至14.37A/cm2。双金属层环形叉指电极降低了p、n电极间距,减小了电流流动路径,芯片电流扩展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9.
基于刚性水锤理论,考虑了压力管道的水流惯性及实际水轮机特性和调速器作用,运用稳定性理论,推导了气垫式调压室临界稳定断面积的详细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最不利稳定断面积的取值,根据近年来国内十个不同水头段引水式水电站的资料,进行该公式各项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气垫式临界稳定断面详细公式主要由考虑水轮机特性的引水隧洞水流惯性项F_(th1)、压力管道项F_(th2)及调速器特性项F_(th3)三部分组成,在形式上与常规调压室一致,区别仅在于(1+m×p_0/l_0)倍的系数关系。气垫式调压室最不利稳定断面积取决于最大水头与设计水头之间的某个既能满足(1+m×p_0/l_0)较大,也能满足e1的水头。随着电站设计水头的增大,系数(1+m×p_0/l_0)的值也呈线性增大趋势,不能笼统地判断气垫式调压室适用于高水头水电站,应根据电站的工程规模作进一步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60.
李伟  专祥涛 《水利学报》2016,47(10):1332-1338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的重大工程,而淮安四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泵站之一。本文在考虑分时电价的基础上研究淮安四站的运行优化问题,建立泵站机组费用最小的叶片全调节数学模型,并针对该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规划求解算法。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1)在设计扬程、机组满负荷工作情况下,叶片全调节的调度方案与叶片角额定安放角度相比,可节约费用4.88%。(2)机组能源经济效率受叶片角和流量负荷转移两个因素影响:其中叶片角与机组自身的特性曲线相关,当扬程较大时,叶片角影响较小;流量负荷转移与机组容量与需求量相关,机组容量越大,负荷转移越显著。当需求量较小时,叶片角是主要影响因素,当需求量较大时,流量负荷转移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