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23篇
金属工艺   224篇
机械仪表   44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6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采用CO2横流激光器制备添加WC颗粒的FeCoNiCrB高熵合金涂层,研究WC颗粒对涂层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WC时,涂层由条状M3B相和基体fcc相两相组成。当WC含量为5%时,涂层中出现M3C相,涂层由M3B相、fcc相和M3C组成。当WC含量为10%时,涂层组织发生较大变化,变为枝晶组织,其中枝晶对应M23(C,B)6相,枝晶间由网状M7(C,B)3相和fcc相组成。WC含量为20%时,涂层仍为枝晶组织,枝晶对应M23(C,B)6相,枝晶间中网状组织消失,枝晶间为fcc相。随着WC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2.
采用ABAQUS软件对Cu-38Zn合金交叉模压形变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观察并研究了Cu-38Zn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硬度,探讨了模压形变的等效应变与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交叉模压形变后的等效应变分布是不均匀的,造成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分布也不均匀。随着模压形变周期增大,Cu-38Zn合金的等效应变增大;晶粒尺寸减小;显微硬度增大。等效应变还影响模压形变的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63.
Ru掺杂Sn基氧化物电极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和局域密度近似,研究Ru掺杂SnO_2形成的Sn_(0.875)Ru_(0.125).O_2复合氧化物电极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比较掺杂前后体系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载流子浓度。计算表明:Ru掺杂后SnO_2的晶胞体积缩小,复合氧化物电极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载流子浓度均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材料的导电类型呈现近金属特性,揭示Ru掺杂后SnO_2导电性能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导带底附近形成的杂质能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4.
初步探讨了中间退火工艺参数对经高效熔体处理的易拉罐用铝带材再结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熔体处理有利于提高易拉罐用铝带材的再结晶形核速率,经430℃保温1h后空冷,铝带材的再结晶品粒细小均匀,平面塑性各向异性△γ>0且达到最低值,从而为最终冷轧提供良好的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65.
本文概述了几种原位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s)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包括原位凝固自生法、VLS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SHS)、接触反应法、固 液反应法、混合盐反应法及直接氧化法 ,简述了原位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 ,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GGA)框架下,研究了纯净闪锌矿ZnS-B3和Na掺杂ZnS后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详细分析了不同Na掺杂浓度对ZnS的晶格常数、电子态密度和能带结构的影响,讨论了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组态对ZnS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Na对ZnS光学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当Na离子掺杂浓度为6.25%(原子分数)时,表现出较好的综合光学性质;当掺杂浓度为12.5%(原子分数)时,体系有效负电荷离子浓度增加,S3p态穿过费米能面,引起S3p态电子产生跃迁,在低能量红外区域产生新介电峰,引起光吸收,降低了ZnS材料的透红外性能。理论预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7.
铝掺杂氧化锌(AZO)废弃靶材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雪振  吴任平 《材料导报》2015,29(2):105-109
将AZO原料粉末和AZO残靶研磨后的粉末混合,采用注浆成型和常压大气烧结工艺制备靶材,实验主要测试了相对密度、吸水率、线收缩率和电阻率等性能,并通过XRD和SEM表征AZO靶材的晶体形态和微观结构,与新靶材进行性能对比,研究残靶粉末回收利用对靶材性能的影响。残靶粉末的加入对AZO靶材有轻微影响,测试结果显示烧结温度1450℃、保温5h、AZO残靶加入量为10%时有较好的性能:相对密度高达99.24%,吸水率和收缩率分别为17.96%和15.70%,电阻率为2.12×10-3Ω·cm。含有残靶的AZO靶材稍差的性能可能归结于AZO粉末和残靶粉末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68.
木质素-聚吡咯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Ag+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酶解木质素和吡咯单体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聚吡咯(EHL-PPY)复合纳米粒子。而后以银离子为吸附质,系统地研究了EHL-PPY复合纳米粒子的银离子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浓度,吸附时间和银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的影响。在35℃时,该复合纳米粒子对银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为882.0 mg/g,吸附完成后,银离子被还原为直径为22~56 nm的单质银颗粒。研究表明,EHL-PPY复合纳米粒子可作为低成本银离子吸附剂使用。  相似文献   
69.
模具结构对反复模压变形5052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的新型组合式模具上对商业5052铝合金板材进行两种不同结构模具下的反复模压变形,并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变形合金进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模压(Constrained Groove Pressing,CGP)变形和非限制模压(UnconstrainedGroove Pressing,UGP)变形均能够有效细化5052铝合金,其平均晶粒尺寸随变形道次的增加而减小。在两种不同结构模具的反复模压变形下,5052铝合金呈现出不同的组织特征。经CGP变形后合金组织基本由破碎的等轴小晶粒构成,形成包含高密度位错的等轴状亚晶;而经UGP变形后,形成类似于冷轧变形金属组织的拉长晶粒和具有较大取向差的包含高密度位错的带状亚结构。与UGP相比,CGP更有利于晶粒细化和形成等轴晶粒。  相似文献   
70.
3003铝合金热变形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熔体处理工艺获得3种不同冶金质量的3003铝合金,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s-1~10s-1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3003铝合金具有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热变形激活能Q与含杂量H呈线性关系,经高效综合处理的3003铝合金热变形激活能最低为174.62kJ.mol-1,有利于材料热塑性变形。采用加工硬化率计算不同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的临界应变值,获得了经不同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