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原位合成15%FeS/Cu复合材料在热挤压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以及该行为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FeS/Cu复合材料在挤压过程中,内部受力不均,其再结晶主要通过亚晶迁移机制和凸出形核机制两种方式进行.另外,在累积真应变4.0前后,硬度和导电率的变化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于加工硬化和再结晶软化在复合材料内部所占比例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62.
使用反应合成法制备了Ag/SnO2材料,考察了Ag/Sn2材料在大塑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均匀化及性能变化情况.经SEM分析表明,随挤压真应变的增加,类纤维状组织逐渐消失,Sn2颗粒分布由团聚逐渐均匀分布;经电导率、抗拉强度、延伸率测试分析表明和再结晶晶粒尺寸,材料经过大塑性变形后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经过不同真应变挤压后的触点测试,发现触点的质量损耗减小.  相似文献   
63.
采用恒流极化、LSV、拉伸实验研究了掺杂不同含量的Ce对低锑铅合金电极电位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极化试样的耐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0wt%Ce后,Pb-Sb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33.6%;由于Ce能降低析氧电位,使得Pb-Sb合金的阳极电位有下降。Ce是很好的阳极改性剂,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从耐磨材料增强相的选择、制备工艺的分类和耐磨性能等方面对颗粒增强铁基耐磨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原位反应制备铁基耐磨材料的特点以及几种制备工艺的对比,最后指出了颗粒增强铁基耐磨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了含硼的铅镁铝合金,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力学性能试验机等研究了硼含量对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硼后,合金中出现了黑色的颗粒状AlB2相,且与Mg-Mg17Al12共晶组织相伴生;随着硼含量的增加,AlB2相分布趋于均匀化,Mg-Mg17Al12共晶相增多;当硼的质量分数为1%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硬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05MPa,160MPa和6.87%,室温拉伸断口主要为韧性断裂和准解理断裂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66.
第一原理计算Al_2Mg中间相的电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镁合金材料研发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展望了镁合金研发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通过选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局域密度近似(LDA)分别计算了Al2Mg晶体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分析了其电子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分布,研究了Al2Mg晶体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  相似文献   
67.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对中间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设置流动控制装置可明显改善熔液流动状况,有利于提高连续铸轧坯质量.对比了流动控制装置中的几种不同的堰坝布置,最终得到堰与注流口间距800 mm、堰与坝间距400 mm时所得熔体净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8.
反应合成法制备Ag/SnO2复合材料中的反应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应合成法制备Ag/SnO2复合材料,并从电子-原子层次详细阐述反应中合金中间化合物向富集区转变、寻找过渡态最后生成稳定相的过程。结果表明:Sn的活化性能高于Ag,氧源的参与对反应过程起主导作用,且初始反应混合物中分解游离态的O是氧化反应能持续、彻底进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最后预测出完整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69.
根据2014年云南省材料科研工作者所发表的文献,对2014年度云南省黑色金属、稀贵金属、有色金属材料的科研与技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0.
庄严  陈敬超  吕连灏 《材料导报》2015,29(2):150-15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铱金属的致脆机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Ir、Cu、Au、Si的晶胞模型,计算分析其电子结构、能带结构、力学性质等.根据金属塑性经验判据G/B比较得出,Cu和Au的塑性都非常好,而同样为面心立方金属的Ir却有着和非金属Si相似的脆性.分析电子结构发现,Cu和Au的电子云为均匀的圆球形,呈各向同性,这有利于原子间相互运动,从而有利于金属的塑性变形.Ir和Si的电子云有着相似的“花瓣状”,极化严重,方向性明显;Ir原子间存在“伪共价”结构,这都对金属塑性变形产生了极大的阻力.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分析得出,Ir、Si相对于Cu和Au有着非常高的键强,这都不利于其塑性变形.因此,Ir的本征特点决定了其高的室温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