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6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7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锡镀层对BAg50CuZn钎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BAg50CuZn钎料为研究对象,在其表面电镀锡,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锡镀层的表面形貌,采用差热分析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润湿试验炉分析锡镀层对合金钎料熔化温度和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对镀覆锡后合金钎料的成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着钎料表面镀覆Sn元素含量增加,合金钎料的DSC吸热峰向左偏移、熔化温度降低,钎料的润湿铺展性能呈上升趋势.在镀覆Sn元素含量为4.8%(质量分数)时,合金钎料表面锡镀层平整、致密,钎料的铺展面积最大,为236 mm2.镀覆元素Sn后的钎料中,Ag,Cu,Zn元素含量均减少,元素含量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依次为Cu,Ag,Zn.  相似文献   
72.
盾构刀具作为盾构机的关键核心部件,直接决定着盾构机的掘进能力和作业效率。高性能钎料及低应力钎焊工艺缺失成为盾构刀具故障率高、服役寿命短、质量不可靠的关键因素。综述了国内外盾构刀具用Ag基、Cu基以及Ni基钎料的研究进展,总结并分析了硬质合金表面改性及低应力钎焊技术对提升盾构刀具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卡点,并展望了高性能盾构刀具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研制高强韧钎料和梯度复合钎料,开发低应力钎焊技术,解决硬质合金难润湿、易开裂、接头强度低的问题,实现了盾构刀具可靠、高性能制造。  相似文献   
73.
为降低铁基粉末烧结温度和改善铁基胎体的力学性能,研究了Cu85Si15粘结剂对铁基胎体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含Cu85Si15铁基胎体T1的孔隙形貌、断口形貌和扩展路径,利用能谱分析(EDS)定性分析胎体T1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胎体T1的抗弯强度先升高后微降,在烧结温度为820~850℃时,胎体T1具有良好的强韧匹配;胎体T1断裂位置由颗粒界面向烧结颈、熔化的Cu85Si15凝固组织转变.胎体T1孔隙的减少、致密度的增大是其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CuSn合金软相的存在是其塑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贵金属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生活、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专利申请是揭示技术发展的最直接表现,本文检索了贵金属钎料相关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现状,对专利申请的类型、申请人、热点技术领域、专利申请趋势等做了简要分析,以指导贵金属钎料相关技术的研发方向和专利申请方向,为贵金属钎料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专利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熔炼方法对银熔体材料纯度、微观组织和电阻率的影响。对比普通熔炼方法,二次熔炼方法得到的银材料由II号银(99.95%)变成I号银(99.99%);氧含量降低至少85%以上,纯银熔体材料电阻率降低约1.54%。杂质元素主要集中在晶界处,纯银熔体材料电阻率随杂质含量的减少而减小,二次熔炼方法可有效提高纯银熔体材料质量、稳定其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Si元素对Sn-0.7Cu钎料合金钎焊性能的影响。采用感应熔炼工艺制备出Sn-0.7Cu-x Si (x=0,0.1,0.3,0.5,0.75,1.0;%,质量分数)钎料合金,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显微硬度计及万能拉伸实验验机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Sn-0.7Cu-x Si钎料微观组织、界面形貌、熔化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0.1%的Si元素后,晶粒明显细化,共晶相增多,界面层厚度降低,此时硬度及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HV0.025 11.38,37 MPa);随着Si含量的继续增加,Sn-0.7Cu-x Si钎料合金晶粒逐渐粗化,共晶组织减少,同时过量黑色的Si颗粒聚集,界面处化合物层厚度不断增加;钎料的熔点随着Si含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过冷度逐渐降低,当Si元素添加量超过0.5%后趋于稳定,相比于Sn-0.7Cu钎料合金降低了46.5%;Sn-0.7Cu-x Si钎料合金的润湿性随着Si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Si元素含量为0.5%处润湿面积最大(93.71 mm2),显微硬度及剪切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7.
碳/碳复合材料单独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其它材料的连接成为其应用的一大关键技术。钎焊是近几十年内,研究最多、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C/C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方法。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C/C复合材料的钎焊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能满足特定条件下的使用需求。本文综述了C/C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概况。包括C/C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钎焊的连接难点、已研究的连接体系和接头连接机理。重点归纳了C/C复合材料的钎焊方法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采用活性金属钎料直接钎焊;采用微纳颗粒增强复合钎料或添加应力缓冲层复合材料;对C/C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及改变界面结构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研究已经取得的突破进展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总结了C/C复合材料钎焊的可行性措施,对后续C/C复合材料钎焊的研究及连接性能的提高作出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78.
针对B元素易使钎焊金刚石接头出现较多硬脆相的问题,制备一种新型Ni–Cr–Si–Cu–Sn无硼活性钎料,分析Cr元素对钎料组织和钎焊金刚石试样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r元素具有细化钎料晶粒和调控钎料中各元素分布的作用,可以提高钎料合金的显微硬度。当Cr元素质量分数过高时,会使钎料的熔点升高,钎料的润湿性能下降。综合来说,含有质量分数为15%的Cr的无硼钎料性能最佳,钎焊金刚石试样的磨削性能较优良,接头处出现多种形状的Cr7C3相,实现了钎料对金刚石的高强度连接。   相似文献   
79.
针对糊状钎剂在钎料表面难以均匀润湿铺展的问题,采用金相显微镜、润湿角测定仪、表面张力仪等分析设备,对不同浓度糊状钎剂在钎料表面的黏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糊状钎剂的黏附层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厚,薄黏附层发生少量收缩现象,厚黏附层发生大量下滑脱落及收缩现象。对于理想表面,不同浓度糊状钎剂的黏附张力相同。对于实际表面,表面条纹槽对糊状钎剂具有附加压力作用,附加压力是黏附层收缩发生滞后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糊状钎剂浓度的增大,附加压力和滞后阻力减小,收缩加剧。薄黏附层收缩需满足:ΔWC≥A+ΔP,即收缩现象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黏附张力和附加压力。  相似文献   
80.
简述了铜铝连接的工业应用要求,研究了Zn-98Al药芯铝焊丝脆性变化前后的润湿性能、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N,H,O含量的变化,并对钎料脆性断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脆性变化后的药芯焊丝润湿性能变差甚至不能正常钎焊,勉强使用时获得的钎缝发黑,强度很低;提出了晶粒长大、晶间腐蚀、应力腐蚀为锌铝钎料脆性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