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112篇
化学工业   125篇
金属工艺   222篇
机械仪表   81篇
建筑科学   178篇
矿业工程   455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16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武器工业   39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孙伟  徐爱功孙枫 《控制与决策》2012,27(12):1805-1809
针对双轴旋转捷联惯导系统长期工作时光纤陀螺误差参数随时间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姿态未知条件下的八位置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双轴旋转机构可提供惯性测量单元(LMU)相对载体固定角位置特性,结合光纤陀螺简化误差模型,设计出八位置标定路径并激励出光纤陀螺误差参数.新的标定方法既避免了陀螺误差参数的耦合影响,又可以解算出载体航向信息.转台实验结果表明,八位置标定方法可在载体姿态未知条件下完成对光纤陀螺误差参数的标定工作.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决悬臂式掘进机截割随机分布的煤岩时载荷变化剧烈、能量消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对悬臂摆动速度进行模糊控制,实现对截割电动机的恒功率控制。建立了掘进机悬臂水平摆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较传统控制方式的悬臂摆动速度波动减小25.9%,截割电动机功率超调小5.0%,调节时间缩短0.1s,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能根据截割煤岩的不同,自动调节悬臂摆动速度,降低了掘进机功率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FME为转换平台,以某市数字化地图为例,通过对DLG数据进行分析预处理,并设计转换方案,设置转换流程及模型函数等,构建了CAD的DWG数据到GIS的GDB数据的无损转换模型。本文共构建了8个转换模型,包括高程点转换模型、控制点转换模型、水系转换模型、居民地转换模型、交通转换模型、植被转换模型、地物附属层转换模型、分幅表接边线转换模型,成功的转换了两种数据。结果表明,实验基本实现了CAD的DWG数据到GIS的GDB数据的空间和属性信息的快速、无损转换,转换结果基本没有属性信息丢失,为地图数据共享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
毛君  佟阳  谢苗  于晗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11):80-83,130
智能立体车位防坠落卡板与防坠落挡块的碰撞冲击过程属于非线性结构问题,对防坠落系统的设计可靠性进行了现场试验,并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防坠落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ANSYS/LS-DYNA模块得到了防坠落系统的在工作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动力学特性,获得了关键部件跌落碰撞整个时程中较准确的应力、应变、速度和加速度值,验证了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立体车位防坠落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利用模糊结构元方法,将线性模糊微分系统转换成同解的线性确定微分系统。采用同伦摄动法给出线性确定微分系统的近似解,进而给出原模糊微分系统的近似解。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66.
固流耦合作用下煤层气解吸-渗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典型的高瓦斯矿井阜新孙家湾矿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自压式三轴渗透仪,对煤层气解吸和渗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连续进行加载和卸载(改变轴压、围压和孔隙压)并考虑了固流耦合作用影响,模拟了三维应力下煤层气运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加载条件下,渗透率和渗透系数与孔隙压力、解吸量、解吸时间的关系具有相似性.在此过程中,渗透率和渗透系数随孔隙压增加均呈非线性递减关系,都具有负指数规律,而解吸量和解吸时间均呈多项式形式增加,且渗透率和渗透系数存在某一临界值,当小于此值时渗透率和渗透系数随瓦斯孔隙压力增大而减小.卸栽条件下,有效水平应力与渗透率和渗透系数呈抛物线关系(先减小后增大),而有效水平应力与解吸量和解吸时间均为负指数形式递减,具有典型的煤层气开采的三阶段主导作用特征(有效应力主导阶段、基质收缩主导阶段和滑脱效应主导阶段).实验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煤对瓦斯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实验结论与前人研究结果吻合较好,说明实验方法和步骤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7.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电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电机系统状态,实现对电机故障模式的自动识别与准确诊断,将信息融合技术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电机故障诊断系统。在数据融合级上,将故障特征量进行分类处理,然后,采用多层神经网络进行故障特征级融合与电机故障的局部诊断,获得彼此独立的证据,再运用DempserShafer(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对各证据进行融合,最终,实现对电机故障的准确诊断。诊断测试试验证明:该诊断系统提高了电机故障诊断的精度,并能满足诊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断续电流模式(DCM)下单相Buck电路作为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拓扑电路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临界条件和临界电感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输入电流产生畸变的原因和影响畸变程度的主要因素;分别用功率匹配法和等效电流源法对该电路的输出电压纹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输入电流畸变与输出电压纹波的定性关系。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单相Buck功率因数校正器(即单相Buck PFC)可以满足通信电源对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9.
对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和IPTV业务的技术要求做了细致分析,利用电力网有效频带宽、利用率低的特点,建立了以中高压电网为承载IPTV业务的主干网组网模型,并深入研究了该模型的结构与组成。针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讨论该模型实现的可行性、优越性与不足之处,从而指出其研究方向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0.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铜铬合金在HCl溶液中的脱铬腐蚀,并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变形量、溶液浓度和温度对其脱铬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的脱铬倾向随HCl溶液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形有助于合金的脱铬腐蚀,溶液浓度对合金脱铬腐蚀的影响最大;脱铬腐蚀先在Cu/Cr相界面发生,逐渐向铬相心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