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6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2004年8月至12月,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中国一意大利合作洛阳山陕会馆部分古建筑保护项目中,古建筑彩画保护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时间紧、任务重、管理繁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经过试验、研究采取了较为优化的保护措施,是中西方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的融合,是对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彩画保护的有益探索。为了更好地研究古建筑保护技术,探求其保护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笔者作为该保护项目的参加者,多年来定期到现场进行回访,跟踪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2.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通过分析哈尼梯田的五个人居环境子系统——生态环境、稻作梯田、哈尼民族、山地聚落、水利体系等各自的功能及其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哈尼梯田人居环境系统作为一种典型山地人居环境的范式作用.  相似文献   
9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尤其具有很丰富的佛教石窟寺遗产,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地震灾害对石窟寺遗产的破坏性极大,烈度较大的地震可以使石窟直接坍塌或者使赋存岩体失稳直接导致石窟寺遗产不可挽回的破坏。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许多石窟寺遗产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是不可恢复的破坏。所以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保护这些不可再生宝贵资源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介绍了石窟寺遗产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并对石窟寺遗产在地震灾害作用的濒危度评估做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对佛教石窟寺进行地震风险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94.
张立乾  杨国兴  葛川 《特种结构》2009,26(1):87-90,62
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1座7孔拱桥,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由于其建成年代久远,加之维护和使用不当,已出现较为严重的病害,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维护迫在眉睫.但广济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桥梁,其特殊性在于广济桥作为历史时空载体,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加固对策必须考虑这一特殊性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在文物保护领域最小干预原则理念下,广济桥的加固对策的研究过程,以期对同类项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
酸雨作用下碳酸盐岩类文物的溶蚀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硫酸型酸雨加速侵蚀石灰岩的室内试验,监测了试验过程中试样的质量变化、Ca~(2+)释放量、酸雨pH值变化、计算了H~+消耗速率及试样的表面硬度变化率,对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对比分析了酸雨的淋蚀作用和浸泡作用,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酸雨溶蚀石灰岩的机理,并分析了孔隙特征对石灰岩溶蚀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雨的淋蚀作用会溶解石灰岩中的碳酸盐并剥离岩石表面,造成新鲜岩石继续与酸雨作用,加速了石灰岩的质量损失和Ca~(2+)的释放,同时试样的表面硬度和表层微观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溶蚀产物会部分填充石灰岩内的微孔隙和微裂隙,可以有效减缓小尺寸孔隙(0.01μm)的破坏;孔隙特征对酸雨侵蚀石灰岩的过程有重要影响,孔隙率越高,酸雨越容易进入岩石内部并造成破坏;孔隙率一定的情况下,孔隙尺寸越大,酸雨作用的时间和程度会越充分,对石灰岩的破坏也越严重;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试验选取的3种石灰岩中南响堂山石窟石灰岩的抗酸雨侵蚀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6.
陈曦  霍焱 《中华建设》2012,(12):179-181
1.研究背景考古遗址公园是指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我国于2009年正式提出的对考古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与利用的新方式。在国际上,考古遗址公园也已被证明是一种切实有效并已日趋成熟的大型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考古遗址公园一方面为遗址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促进考古研究、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借助系统化、人性化的遗址本体和整体环境景观的阐释与展示设计,引导公众走近遗址、了解遗址,使遗址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97.
风化是当前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砂岩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基于造像赋存环境设置3组室内模拟劣化试验:干湿循环、冻融循环(饱水组和干燥组)和酸雨循环试验(pH=2.6,4.1,5.6),进行45个循环周期试验研究,历时320 d,以此模拟小佛湾造像砂岩的风化过程。在试验前以及每个试验周期后,量测试样质量、表面硬度和纵波波速进行风化程度检测,并通过显微拍照(60倍)观察试样表层微观结构特征。最后对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吸水性测试来分析劣化机理,并通过色差测试来检测表面颜色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的主要破坏方式为粉化剥落。砂岩原生层理和泥质团块最先受风化作用的影响。砂岩的质量、表面硬度和纵波波速呈逐渐下降趋势。水对砂岩的破坏是由表及里依次进行的。酸雨循环对砂岩的破坏最严重,冻融循环次之,干湿循环最小。因此,此次研究成果将为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山海关东罗城古城墙文物保护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关东罗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现存的特色古建筑是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教育、艺术与研究的价值.本文以文物保护原则为指导,结合现代工艺,在对山海关东罗城南段古城墙的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护对策设计研究,以期对类似古城墙建筑的保护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历程。可以说是借助了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春天。为改革开放后的文物建筑保护提供了专业平台和支持。就文物建筑而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全国文物保护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者为文物建筑的研究、规划、设计、维修保护工程贡献了自己的心血。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0.
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技术史层面研究了京杭大运河各时期工程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京杭大运河的遗产构成。主要结论如下:(1)大运河具有独立的工程体系,是界定其遗产时空范围的重要依据;(2)京杭大运河以其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区域特点的鲜明性应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3)京杭大运河遗产的核心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京杭大运河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范围内水利规划、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4)京杭大运河具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双重特点。京杭大运河运用的500年为黄河夺淮南行期,在黄河泥沙和持续数百年的水利建设影响下,区域江河湖泊演变之剧烈,是世界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