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李亚非 《矿产勘查》2018,9(6):1212-1216
山西省岢岚县砖窑沟矿区冶镁白云岩矿位于岚漪镇砖窑沟村一带,所在区域为吕梁山北段。该区域分布大面积沉积地层,地层多为单斜构造。区内断层构造较少,主要有北西向断层和北东东向断层。冶镁白云岩矿体赋存于该区域沉积岩地层中,利用科学有效的地质工作手段及方法,通过仔细深入的研究,认识到矿体的形态特征、矿床特征以及地层构造特征。区内整体为一单斜构造,该矿床为原生沉积矿床后期受断层影响,矿床内部存在小褶曲为单斜构造。  相似文献   
12.
赵瑞芳 《山西化工》2024,(1):106-107+109
为进一步探究工作场所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准确测定方法,以某化肥厂工作场所大气环境为研究对象,参考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中的相关要求,建立实验方法,并通过回归分析印证该方法的准确性。而后应用该方法进行目标区域的氮氧化物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时,有着相对较高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能够对氮氧化物含量进行较为精准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注水降尘是煤层钻孔防治煤层扬尘的根本和有效措施.因此,可采用较高的煤层水压力,将煤层水全部注入到突出煤层中提前保持湿度,掘进工作面的降尘率比喷水前提高了53%,而注水后的降尘效果比注水前提高了65%.文章深入研究如何测定煤层钻孔突出后的掘进煤层中对掘进煤体的湿润处理作用力的半径,又在煤层钻孔突出后的掘进煤层中分别重新设...  相似文献   
14.
郝晋杰 《机械管理开发》2023,(12):214-215+218
现有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管控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差、控制模式单一、监测数据不全,无法满足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需求。以STM32F103VB控制器为核心对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管控系统进行优化,重点完成系统设计及软硬件设计并完成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同步实时、动态调节局部通风机,稳定性好,满足局部通风机管控系统设计要求,提升了掘进工作面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前国家能源紧缺的现状,煤矿勘探、煤矿测绘等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数字化测量信息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以提高开采效率及质量为准绳,避免煤矿资源过度浪费。鉴于此,借助对数字化测量信息技术的阐述,解析其在煤矿测绘中的价值,且通过对测量技术的分析,探讨了数字化测量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先进的沉积学理论指导下,先根据露头和岩芯初步划分地层,然后编制了各种分析图件,根据地层岩性、测井曲线组合、标志层、煤标志层间距、动植物化石等进行综合分析、横向对比连接;对隆化北勘查区煤系进一步从煤层宏观组合到煤、标志层及其间距、煤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对比。各种方法相互配合、交叉使用、互有验证,达到了最佳的对比效果。通过地层和煤岩层对比发现,本区钻孔揭露断层5条,陷落柱1个,可采煤层3层,形成于动态泥炭沼泽,其中2~#煤层受同生碎屑河流冲刷缺失严重。  相似文献   
17.
任雅杰 《煤》2018,(3):91-92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测绘新技术及其对煤矿测量中的重要性,以及测绘新技术在煤矿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同时,对应用测绘新技术改变传统测量方法存在的工作繁多、复杂等弊端,实现数据的精准、全面采集,测量结果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处理,进行了概括性阐述。  相似文献   
18.
对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煤中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2种方法分别在砷含量0~50μg/g、0~40μg/g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线性相关性良好;分别用2种方法对砷含量在0~40μg/g范围内的10个样品各进行2次重复测定,利用t检验和F检验法分别对2种方法的正确度(偏倚试验)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得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与砷钼蓝分光光度法相比没有实质性偏倚的存在,2种方法的精密度均在规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常婕 《山西化工》2023,(10):73-74+77
为进一步探究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分别选取规格为38~50、51~75、76~88、89~150μm的几类典型煤样,并通过控制变量,分别研究喷尘压力、煤尘粒径、挥发成分比例和惰性粉体添加量四种主要因素对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煤炭开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刘阳 《西部探矿工程》2023,(7):181-183+18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当下煤矿开采作业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煤矿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矿井作业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煤矿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必要采取合理手段进行有效防治。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在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灾害的相关特征进行详细介绍,并深入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各项因素,根据灾害类型和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