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7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77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煤炭资源对于满足不断增长的我国能源需求至关重要.大多数能源生产已经从传统能源转向非传统能源,如太阳能和核能.然而,煤炭资源是通过采矿获得的,煤矿开采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煤矿地区很常见,导致荒地、农业用地和水体变化,最终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矿区土地必须通过发展森林、草原和农业等植被来恢复.对煤矿山周围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进...  相似文献   
62.
研究区内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尚未开展过系统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矿点检查工作不够深入,无法对该区的找矿潜力作出评价;1:5万航磁、1:20万重力均完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无法满足现在技术手段及工作需要,测点精度及网度都较低,已不能满足本区深部找矿需求。因此,在该区系统开展1:5万物化探区域矿产地质调查,以斑岩型铜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为重点,优选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3.
64.
郭大伟  董耀  赵民  王巍  张戈 《中州煤炭》2016,(10):118-121
煤炭地质找矿工作深度逐渐由浅部开展到深部,通过地震资料分析确定地质孔深度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以往地震属性成果资料中岩石物性参数及进行研究分析,预测煤层埋深,结合钻探测井资料进行标定和验证。结合豫北某普查区的地震资料和已知钻孔,对区内煤层埋藏深度预测进行了应用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董耀  高鹏举  金路  李恒  肖娟 《中州煤炭》2019,(12):88-92
微动探测技术是近年来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城市地质勘查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该方法从采集的天然场源微动信号中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获取及面波相速度,进行反演,得出地下视横波速度结构,进而分析地下介质的结构特性。选择在郑州某地铁线作为地下空洞进行模拟试验,通过不同检波器数据处理分析,结合钻孔资料,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6.
张波 《中州煤炭》2018,(8):113-117
为了精确掌握煤矿小构造地质情况,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采用衰减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了地震波在煤层中传播规律、煤层模型的建立以及煤层中小构造对波场的影响,并对陷落柱、断层等小构造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得出:当波场穿过陷落柱时,能量急剧衰减,但是穿过陷落柱后表现出来的结果不同,体波穿过陷落柱后基本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但是,槽波穿过陷落柱后能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波场穿过断层时,槽波和体波都由断层左盘进入了右盘,而且在断层面附近,槽波发生了较严重的散射,研究为煤矿小构造的勘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研究区位于东濮找煤区的成矿带上,主要发育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含煤区内全区可采,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埋深900~2 200 m,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平均可采厚度5.75 m。为了解研究区的二1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及瓦斯含量,采取钻孔煤心样7孔17个样,分析了二1煤的煤层特征、煤岩成分与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组分特征及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研究了煤类分布特征,并对煤层瓦斯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二1煤煤质为低中灰、高发热量、特低硫—低硫、特低磷—中磷,煤类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和焦煤;煤层中瓦斯受大构造及煤层埋深影响,F5断层以南区域瓦斯易于逸散,瓦斯含量较低;而F5断层以北断陷区域内构造不发育,煤层埋藏较深且厚度较大,瓦斯含量普遍较高。这些成果将对研究区及周边深部找矿及矿床经济意义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卢氏张家村铁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多金属成矿带上,分别采用1∶50 000地质调查、1∶10 000地质草测、1∶10 000高磁剖面测量、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等方法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表明:(1)矿体主要赋存于高山河组第三段紫红色砂岩、灰绿色砂岩、白色砂岩中,少量赋存于龙家园组内部的断裂带中,主体为沉积型铁矿床;(2)赋存于高山河组内部的铁矿共有3个层位,共发现了3条铁矿体,大致平行产出,矿区铁矿资源储量为小型;(3)矿石主要由赤铁矿组成,局部磁铁矿含量较多,工业类型属需选铁矿石;(4)该铁矿床向西至陕西境内楼房村一带仍有矿化显示,东西延长数十千米,构成了1个规模可观的铁矿成矿(区)带;(5)高山河组上部铁矿层的发现改变了以往有关"铁锰矿层仅在龙家园组底部产生"的认识,为该地区铁矿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等,构建了该区沉积型铁矿的找矿模型,并初步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认为各靶区成矿潜力均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9.
钻探技术的有效应用,促使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有效的开展,满足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升其工作效率,高效对地质工程勘测进行分析。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0.
土壤中硒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效应,除了与土壤中硒的总体含量有关外,还与硒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有很大关系。对湖北省利川市表层土壤中硒元素各形态含量及其与总硒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非富硒土壤中各硒形态占全量的比值,除腐殖酸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明显低于富硒区外,其余形态均高于富硒区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硒元素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含量呈现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3,与离子交换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残渣态呈微弱正相关;土壤pH对离子交换态、可交换态影响显著,在碱性土壤中,硒的可利用态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