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6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9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Planning》2014,(26)
高分辨率数据的应用使遥感技术在宏观观测基础上,更兼具了"微观"观测的特性,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其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尚不够成熟,笔者以在"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综合调查"项目中的工作实践,对诸如数据选择、图像增强处理、地质解译等高分辨率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2.
为了解决南岭中段黄沙矿区221铀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和成矿环境问题。以该矿床与矿石矿物(沥青铀矿、次生铀矿物等)和其他脉石矿物(微晶石英、方解石等)密切共生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相学观察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矿床矿石和蚀变辉绿岩中的黄铁矿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品中黄铁矿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相似的配分模式,即LREE明显较HREE富集(La_N/Yb_N:20.3~59.12)、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32~0.78)和基本无铈异常(δCe:0.98~1.09)的特征;微量元素中Co含量为131.5×10~(-6)~647×10~(-6),Ni含量为96.9×10~(-6)~268×10~(-6),Co/Ni比值为0.6~5.6,As含量为23.7×10~(-6)~41.8×10~(-6),相对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值明显富集;硫同位素组成具有相对狭窄的变化范围,δ~(34)S_(CDT)为1.6‰~3.2‰,极差为1.6‰。综合221铀矿床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221铀矿床的成矿流体以地幔流体为主,伴有大气降水和盆地热卤水的参与;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幔源流体的上升有利于加热和驱动富氧化性的大气降水深循环,黄铁矿和基性岩脉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提供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113.
通过近年来在青海省冷湖镇赛什腾地区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对小赛什腾山一带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套侵入岩对区内铜钼矿种成矿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经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认为该区侵入岩形成于后碰撞花岗岩时期构造背景之下,是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其时代为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114.
目前在我国的地质找矿以及勘探过程中,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开发,会遇到很多问题,正是因为比较长的工作周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无论是物理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要进行投入。因为物探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常常在找矿的过程中使用此技术,实现了找矿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物探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青藏高原冻土区找寻隐伏矿床的难度很大,选用传统的物化探技术手段并未取得找矿突破。本次研究采用土壤离子电导率和地电提取测量法在高寒区--扎家同哪金矿区开展隐伏矿找矿预测工作,在未知区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靶区,其中,Ⅰ类找矿靶区异常规模较大,位于测区中部,成矿条件好,应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勘探区。此外,选择研究区4号勘探线作为已知剖面,开展了方法有效性和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已知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地电提取Au元素异常,进一步证实这2种方法组合在青藏高原冻土区的找矿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青海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孕育着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为我国金属矿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斑岩型的铜矿是青海省中北部地区位于纳日贡玛—玉龙矿带之间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就青海省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7.
我国疆土辽阔,铁、铜、锌、铅以及金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近几年自然资源被大范围开采,马上面临资源枯揭的危险状况,形势比较严峻。在金属矿地质成矿作用、地质条件以及地质构造的基础上,总结其成矿特征并探究找矿潜力,进一步的掌握金属矿的资源储存总量,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18.
斑岩型铜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铜、金、钼等金属矿资源来源之一,备受地质学者们的青睐。长期以来对斑岩型铜矿的研究取得了重多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其主要分布在大洋俯冲带的上部。绝大多数的斑岩型铜矿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特提斯带和古亚洲造山带附近。其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德兴斑岩型铜矿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并且由于德兴位于江南造山带的东段,其构造演化一直是地质学者们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前人的研究,探讨德兴斑岩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19.
文章运用GF-1遥感数据,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开展遥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方法研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了研究区的GF-1遥感影像图。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及铁染蚀变异常等信息进行了提取。通过综合分析,圈定了2处遥感找矿预测区,并经野外验证,证实遥感找矿预测区内矿化蚀变发育明显,找矿意义较大。通过本次研究,说明国产高分数据的运用能够满足遥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要求,可为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提供有利的遥感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0.
邱炜  任华  林艳海  罗先熔  李杰 《矿产勘查》2017,8(1):117-123
通过对拉陵高里河西地区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等工作,开展了找矿新技术——地电化学提取技术的找矿试验研究。为了研究该技术方法在拉陵高里河西地区的找矿应用效果,首先在矿区内进行了地电化学工作参数对比试验,从而得到了适合拉陵高里河西地区的最佳技术参数,之后利用该套技术参数在找矿未知区进行了地电化学提取,最终圈定了5处地电化学异常找矿预测靶区,建议重点对BQ4号甲类异常靶区进行查证工作,有望实现找矿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