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9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瓜山铜矿属于复杂难选矿石,具有铜磁黄铁矿、层状滑石、蛇纹石类型矿石占比高的特点,该性质对铜的选别过程具有不利影响,影响铜精矿品位和铜回收率。因此,开展该矿石的矿物学特性研究,对指导选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的粒度及嵌布特征分析、不同磨矿细度下重要矿物的解离度分析,并对影响选别指标的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总结。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冬瓜山深部矿石中铜矿物绝大部分为黄铜矿,墨铜矿占8.46%,且含有24.26%的滑石、蛇纹石易浮层状脉石矿物;黄铜矿、墨铜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不均匀,尤其是20μm以下部分占11.04%,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含量占75%时,仍有26.06%与脉石连生。以上性质都是铜选矿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指导选矿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开采矿山地震视应力和变形与区域性危险地震预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规模开采的矿山存在复杂的诱导地震活动,在高应力硬岩条件下具有产生区域性危险地震和岩爆灾害的可能性,震源的地震视应力和变形参数是地震机制和地震活动性预测研究的重要参数,对此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冬瓜山铜矿深井开采诱导地震活动,对地震视应力和位移在矿区开采过程中的时空特征开展研究,发现地震活动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其时空分布与开采活动及矿区矿柱分布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以此为依据,结合矿区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状态,研究该矿区区域性地震机制,指出可以利用天然地震复杂震源的凹凸体理论来解释该矿区区域性地震成核机制,从而提出该矿区区域性危险性地震成核概念模型,并针对该矿地震活动的特征讨论识别成核区的方法。针对该矿区域性岩体破坏实例,分析地震视应力和变形参数时间序列特征,讨论潜在区域性地震成核区的地震活动危险性和岩体破坏性态的评价与预测。研究结果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井间电磁波技术在居民区地下洞穴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间电磁波技术具有分辨力高、施工方便,相对其它电磁法受地面电磁干扰较小的特点。针对矿区居民区房屋出现裂缝的环境地质问题,文中给出了利用井间电磁波技术开展地下洞穴调查中的应用案例。分别介绍了井间电磁波技术的基本原理、野外方法技术、数据处理、CT剖面特征及地质分析,最终结合工程钻孔取芯结果,基本查清了该区的洞穴发育分布情况。对该区地基稳定性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为后期房屋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深井开采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冬瓜山铜矿是我国目前开采深度最大、具有岩爆危害的大型硬岩金属矿山。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实现该矿岩爆的实时监测和预报,为此,进行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研究。分析该矿采用多盘区多采场同时开采条件下的岩爆分布特点,确定微震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针对监测范围、井下巷道工程和微震监测系统技术性能,设计多个微震监测系统传感器站网空间布置方案,对各方案计算事件震源定位误差和系统灵敏度;在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工程条件和经济性的基础上,确定满足该矿首采区微震监测要求的最佳监测系统配置方案;系统建立之后进行事件震源定位精度和灵敏度测定的爆破试验,证明该监测系统站网布置满足矿山监测要求,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西南岩溶地区,对于大多数体积小、埋深大的管道岩溶水的探测,传统装置的直流电法的分辨率不够。高分辨电阻率法采用的装置是单极—偶极装置,在数据采集方面,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类似,但它的勘探深度相对更深。本文通过在云南省红河州三个典型工区的应用案例,说明了采用目标异常匹配法的解释方法,高分辨电阻率法在西南岩溶地区可以很好地判断出异常体的位置和大小。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为此,针对三个工区的试验和解释结果,建议在测线3和测线5进一步开展深部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某铜钼矿高效选矿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某复杂铜钼矿石的原矿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硫化钠及硫酸铵活化铜钼矿物,碳酸钠调整矿浆pH值,用煤油捕收铜钼矿物,可以实现铜钼矿物的高效浮选回收。在铜钼混浮粗选条件试验及精选抑制剂种类和用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钼精矿,铜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24.41%和85.92%,钼品位及回收率分别为0.52%和70.73%。  相似文献   
7.
针对冬瓜山铜矿堑沟底部结构高大采场放矿过程中底部结构中残留矿石难以回收的问题, 对堑沟参数进行了优化, 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减少死矿堆矿石损失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提高了矿石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冬瓜山铜矿床为一大型铜矿床,目前存在顶板和边部控制网度不够、探矿手段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生产探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不同问题区别对待,加强顶板、边部的探矿,改善探矿手段,加强南东翼地质找矿,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矿山地震活动是矿山开采的岩体动力响应,反映矿山岩体应力、变形和破坏状态。利用冬瓜山铜矿微震监测数据,基于定量地震学原理,采用累积视体积?VA、能量指数EI和累积开挖量?Vm时程曲线分析方法,研究矿山开采速率与微震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从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角度,结合视体积VA和弹性收敛体积VE,提出将累积地震视体积?VA与累积开采量?Vm之比作为微震活动对开采速率的响应系数(CSR),以表征岩体中能量的储存与释放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开采量对?VA和EI时程曲线特性有明显的影响,矿山开采速率与微震应变率存在对应关系,CSR的变化反映了系统的稳定变化趋势,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矿山活动的监测分析和作为矿山生产速率控制的指导参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金矿MQG3660格子型球磨机球荷组成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运用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球径,并对不同球荷进行磨矿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了MQG3660格子型球磨机最佳初装球荷尺寸组成(m(Φ80)∶m(Φ70)∶m(Φ60)∶m(Φ40)=10∶20∶30∶40)及补加球荷尺寸组成(m(Φ80)∶m(Φ70)∶m(Φ60)=30∶30∶40)。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磨机球荷特性优化后,磨机处理量提高了3.36 t/h,球耗与电耗分别降低了15.57%和9.85%,实现了通过优化球荷特性达到增产、节能及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