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45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00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228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6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4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针对兆瓦级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中采用温度敏感性永磁材料的温升控制,基于等效热路法和温度场法,根据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等效热路图计算了其内部温升。重点研究了以电机内温升为边界条件的定子端面温度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场模型,得到了电机定子端面的热导矩阵;通过Jacobi迭代,得到电机内冷却空气进、出口处的定子端面温度场。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冷却空气出口处定子端面温度场的温度梯度明显高于冷却空气的入口端,其温度极值低于牌号N42SH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最高工作温度,定子内绕组最高温升亦低于F级绝缘电机的温升限值。研究结果对兆瓦级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设计、样机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某火电厂1025 t/h自然循环锅炉省煤器发生泄漏,为保障冬季供暖,泄漏持续12天后机组停机.为查清泄漏原因并降低同类事故发生概率,现场采用外观质量检查并结合运行、检修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判断.结果表明:鳍片焊接不规范,鳍片焊缝可能存在咬边、损伤等缺陷,加之焊缝位置应力集中,缺陷不断扩展,最终导致在熔合线附近母材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83.
选取了2种低阶煤在不同气氛下沉降炉中进行燃烧实验,产生的灰颗收集到粒旋风分离器和低压冲击器中,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亚微米颗粒和超微米颗粒的形态,利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联用和计算机控制的扫描电镜分析灰颗粒的化学元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O2/CO2燃烧改变超细颗粒物的大小分布和灰中元素的浓度分布,但没有改变细颗粒的生成机制。对于含有更多有机结构矿物质的褐煤,O2/CO2燃烧提高了Fe、Na/K、Al和Si的气化程度,也因此增加了亚微颗粒的浓度,而且褐煤中的Fe元素的气化较为特殊,O2/CO2燃烧氧气浓度的增加提高了Fe气化后在其他粒子上的附着。  相似文献   
84.
针对天津华电军粮城热电有限公司350MW机组9号锅炉风机单耗较高的问题,结合引风机以及一次风机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认为风机运行特性与其管路特性设计不匹配,引风机液力耦合器可靠性差是造成9号锅炉风机单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对风机电机及本体进行改造的处理措施,并分析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5.
乔立捷  郭延军 《热力发电》2012,41(2):72-75,78
针对某台汽轮机再热调节阀螺栓组出现开裂、断裂、螺纹咬死等多种形式的失效问题,从螺栓材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断口检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组失效主要由其综合力学性能偏低,以及材质用错、应力增大、预紧工艺不当等所致。对此,提出了大修时对调节阀螺栓进行100%的硬度、超声波检查和全相抽查,选择紧力偏差较低的预紧工艺等建议。  相似文献   
86.
锅炉掺烧褐煤显著降低了AGC方式下滑压运行机组负荷响应速度及控制稳定裕度,为了提高机组AGC负荷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在传统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掺烧褐煤机组滑压运行的新型控制策略,基本思想是负荷指令与主汽压力指令分时控制,错峰调节,主汽压力定值动态自适应锅炉运行状态,采用高速负荷指令前馈代替实际负荷指令前馈,动态超前控制改善锅炉的动态特性。新型控制略策在充分利用锅炉蓄热来满足电网负荷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掺烧褐煤直吹式机组滑压运行方式下锅炉参数摆动大的问题,经过长期试验与调试,新型控制策略在铁岭电厂4台机组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7.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供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浩  周崇波 《现代电力》2012,29(3):70-73
热泵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用于供热是当前火电厂节能减排的新方式,通过对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温度及热网循环水出水温度对热泵系统供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温度越高,系统供热系数越高,而热网循环水出水温度越高,系统供热系数越低,且这种影响程度略大于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温度的影响程度;通过某电厂300MW机组实例分析凝汽器循环水出水温度对汽轮机组与热泵机组的综合影响,循环水出水温度在35℃附近存在一个最佳值以使得系统集成最优化。  相似文献   
88.
基于并行遗传算法的水电站群中期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火电协调调度角度出发,提出了水电站群中期调峰出力最大模型.采用指数罚函数将模型目标的极大极小问题转化为可直接求解的无约束规划问题;结合遗传算法多种群的并行计算优势,构建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以提高求解效率和精度.乌江流域8座水电站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在保证水电调峰的同时减少系统负荷变化对火电启停的影响,且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能显著提高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89.
介绍150 MW高背压供热机组,凝汽器为满足高背压供热进行的配套改造内容。由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后,凝汽器高、低背压运行的试验数据,计算凝汽器在两种运行状态下的性能指标。凝汽器在高、低背压两种工况下运行,循环水流量与设计值比较吻合,凝汽器端差、过冷度基本都达到了设计值。高背压工况下,凝汽器端差较小,为2.264℃;正常背压工况下,凝汽器端差也小于通常设计端差4℃,修正后的总体传热系数和凝汽器端差与改造前相差不大;高背压工况下的凝结水过冷度为0.555℃,稍高于设计保证值。凝汽器进行高背压改造,达到常年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凝汽器在高、低背压下运行,可以进一步根据电、热负荷,调整循环水泵、热网水泵的水量和运行方式,提高机组供热期的发电量、降低非供热期的运行背压,以提高机组全年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0.
回顾了近年来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进展,介绍了制氢反应机理,系统总结了温度、浓度、停留时间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影响及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反应装置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问题对煤炭超临界水汽化制氢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