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85篇
化学工业   64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00篇
矿业工程   58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176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研发了矿产资源快速评价软件。首先进行矿床三维建模,在数字矿床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可行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内容涵盖了项目财务静态、动态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对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82.
云南某氧化铜矿的选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某地低品位氧化铜矿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两次精选的浮选流程,可获得铜精矿的品位为15.64%,回收率为73.86%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83.
高硫铁精矿降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一种针对含硫较高的铁精矿所采用的磁选-重选-浮选的联合流程。使用这个流程,可使铁精矿含硫量降到0.24%,与此同时,再对高硫的尾矿进行一次精选,从即可以得到含硫为33.40%的硫精矿,达到了综合利用无废清洁工艺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4.
铝土矿物理选矿脱硅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概述了铝土矿物理选矿脱硅的不同方法,介绍了各种铝土矿物理选矿脱硅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铝土矿正浮选脱硅法已获得工业应用,但有待进一步完善;反浮选脱硅法是一种前景较好的浮选脱硅法,但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同时,需加强对铝土矿工艺矿物学和浮选新药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水泥搅拌桩主要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等软弱土地基加固,而对于泥炭土却较少使用。通过试验研究探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技术对云南滇池泥炭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6.
使用分形、混沌理论建立理论上较为严谨的确定不规则岩矿块强度的新方法。测定不规则岩矿块体的最大尺寸、最小尺寸、质量等物理参数后进行直接加压试验。由试验数据计算抗压强度。生产实践表明,所得强度数据准确、符合实际情况。而且简单易行。无需加工试件。  相似文献   
87.
随着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降低和污染加剧,人类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加,不同程度改变了地下水环境,尤其是城市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有恶化趋势。采用DRASTIC指标体系和MAPG IS的空间叠加功能,对玉溪盆地地下水防污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防污性总体在差—中等范围,可分为三种等级区。其中,盆地区地下水防污性基本在较差—差的范围,盆地周边山地防污性中等。反映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易对盆地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8.
汤丹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的康滇构造带,矿体产于中元古界落雪组白云岩与黑山组碳质板岩中,分别称为东川式和桃园式铜矿体。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层位控制明显,具有多层位赋矿特征。通过梳理主要控矿要素,总结成矿规律,结果表明:汤丹铜矿床的东川式(Ⅰ号和Ⅱ号矿体)与桃园式(Ⅳ号矿体)铜矿体受连通性较好的横向断裂控制,铜矿化强烈的地段,NW向横向断裂较发育; 落雪组渗透性较好的砂质白云岩和黑山组碳质板岩为主要含矿层,岩性控矿特征明显; 赋矿围岩的V/Cr、V/(V+Ni)、Ce/La沉积环境判别图解显示氧化-还原界面是成矿有利地段。结合近两年对东川矿田的深边部找矿工作部分成果,以多层位成矿体系为依据,以因民铜矿区为例进行多层位找矿分析。调查发现因民铜矿区横向断裂较发育,每400 m约有12条,局部分布较密集(每100 m约有9条),落雪组二段青灰色白云岩和黑山组碳质板岩中均具有一定的铜矿化,多个原生晕样品Cu质量分数大于2 000×10-6,预测在东川式层状铜矿体上部层位具有寻找东川式层控脉状铜矿体和桃园式铜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89.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是铅锌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目前,该类矿床均被归入MVT型铅锌矿床,从而不利于有效地找矿勘查部署.本着矿床学研究服务于找矿勘查的宗旨,要将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紧密结合,基于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类型、成矿温度、成矿方式、赋矿碳酸盐岩的成因类型、矿床勘查思路和找矿技术方法等方面与经典的MVT铅锌矿床的明显差异,将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划分为两个端元: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会泽型(HZT).通过MVT和HZT矿床在重要程度及其规模、在世界/中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的对比,简要综述了两个端元矿床的主要差异,阐释了划分会泽型(HZT)铅锌矿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该类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构建及其找矿勘查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