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索直喷汽油机车辆冷起动后的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 PN)排放特性,选取了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 WLTC)直喷汽油机聚类点工况,在发动机台架上试验研究了燃油喷射压力与喷油时刻对PN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台架的PN结果进行了整车WLTC测试循环的PN排放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油提前角分布在240°~280°曲轴转角区间时,PN排放相对较低;提高喷射压力可使直喷汽油机PN排放降低约40%~70%;提高喷射压力后,WLTC测试循环下,直喷车低速段PN降低约40%,整个测试循环PN降低约30%。直喷车冷起动低负荷工况通过选取合理的喷油提前角和提高喷射压力,可大幅降低PN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预燃是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上与普通爆震不同的异常燃烧模式,通过阐述预燃的特征,对比分析了预燃与常规爆震和正常燃烧的基本不同.通过初步分析预燃产生机理,指出了可能抑制预燃的主要手段,试验研究了冷却水温度、点火角、进气相位等对预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冷却水温度,优化进气相位,可以一定程度抑制预燃;提前点火角,发生轻微常规爆震,但未出现预燃  相似文献   
3.
随着形式发展需要,柴油机动力轿车也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由于消费者对柴油机的传统印象不好,所以在NVH性能,特别是排气噪声处理上格外谨慎,本文介绍了轿车由汽油机换为柴油机后对排气系统进行的更改设计,并通过试验结合GT-POWER软件对设计进行了优化、验证,在不改变排气系统整体走向和布置边界的情况下,最终设计的排气系统满足各方面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分析了同一生产条件下同一发动机缸盖的不同关键位置的二次枝晶间距值,其结果表明,缸盖的金属型铸造工艺是符合发动机性能设计要求的,探讨了二次枝晶间距与铸造工艺、产品性能设计要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整个缸盖毛坯铸件的凝固顺序,从而推断铸造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AVL TIPPLEMAN气道稳态试验台对某现生产气道喷射汽油机缸盖气道性能进行批量测试,结果显示该发动机缸盖气道生产一致性较差。选择了其中高中低3种滚流水平缸盖进行发动机性能试验。试验发现,生产偏差造成的滚流差异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低滚流气道有利于该发动机外特性提升。为此进行了进气道性能鲁棒性CFD模拟分析,研究了气道偏移对气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优化气道局部结构,显著改善了缸盖气道性能设计鲁棒性,优化后气道滚流对气道偏移的敏感度降低了50%,并进行了气道试验验证和发动机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一款汽油发动机,通过试验的方法,分别对VVT(可变气门正时)和TCI(涡轮增压中冷)技术提高其热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VVT和TCI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但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其效果不同。同时,本文研究了VVT联合TCI技术提高汽油机热效率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部分负荷下燃油耗率较高,通过一维模拟计算,分析了发动机使用涡轮增压后,热效率降低的影响因素,初步提出改善涡轮增压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热效率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某1.5L自然吸气汽油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增加了EGR模块,使气缸盖冷却水套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文应用PRO/E三维软件和FIRE软件进行了该机气缸盖水套结构改进设计和数值模拟,得到了冷却液流速分布、换热系数分布、压力损失等信息。与现生产的气缸盖水套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缸盖水套结构改进措施,有效改善了气缸水套的换热能力和流量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油底壳是发动机上最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密封性能是否达标、储油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在任何规定的倾角状态下的吸油是否顺畅,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文中对油底壳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参数的确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试验证明,文中设计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之前柴油发动机重点关心的烟度问题在汽油发动机上也逐步得到关注。通过两种不同的烟度测量仪器对某一款汽油增压发动机烟度多次测量,得出针对汽油增压发动机影响其烟度值的主要因素,为后期发动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台架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机油液位对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油底壳内过多的机油造成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增大,因此,有必要保证发动机机油加注量在合理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对发动机润滑油循环流量的需求进行了探讨,保证系统机油循环流量的合理性。由于’不同的机油加注量直接影响油底壳内机油液位,通过台架试验,得出不同液位的机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程度,为发动机润滑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