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目前井孔—含水层系统处理的两种主要方法——等效渗透系数法和多流态耦合模拟法;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和雷诺数理论给定了不同流态分区范围,改进了多流态耦合模拟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模拟了理想条件下的抽水井—含水层系统,利用解析解模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基本精度。结果指出,当径距大于含水层厚度时两种方法的差别较小,都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当径距小于含水层厚度时,等效渗透系数法能更合理地描述井管中的紊流状态及紊流情形下的水头损失,因此能更合理地描述井孔内部及其周边水头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掌握污染场地的污染情况进而提高污染治理和修复的效率,本文建立了基于LabVIEW的污染场地监控系统。从硬件结构、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软件结构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污染场地监控系统的开发流程。通过室内沙槽模拟污染场地,采用基于LabVIEW的污染场地监控系统对模拟污染场地进行实时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污染区域的范围、大小、深度的监控,为解决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工作提供有力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辽宁化工》2021,50(4)
为了探究固体废物中Cd元素在砖窑协同处置时的挥发及固化规律,用Cd O和Cd Cl_2·2.5H_2O模拟普通固体废物和高氯固体废物中重金属Cd的赋存形态,通过热重分析实验探究纯重金属试剂的高温挥发规律,通过管式炉中试实验模拟烧砖过程,获取不同温度下Cd的挥发率和固化率,通过线性拟合的方式求得Cd在砖窑处置下的挥发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Cd O试剂在升温至400℃时的失重量为4.54%,此后直至温度升至1 000℃才开始二次失重;Cd Cl_2·2.5H_2O试剂升温至100℃失重8.87%,在680℃失重量为88.45%,随后保持稳定。含Cd O的模拟烧结砖在低温区(400~700℃)的固化率较高,为96.87%~85.53%,Cd Cl_2·2.5H_2O在低温区固化率较低,为87.18%~71.55%。最终得到Cd O和Cd Cl_2·2.5H_2O在砖窑烧结过程中挥发动力学模型分别为a=1-exp(-0.659exp(-1249/T)t)和a=1-exp(-1.059exp(-1439.3/T)t)。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输线模型的垃圾填埋场渗漏定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介绍了时域反射法(TDR)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应用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检测的基本构想。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的传输线模型,并推导了单一漏洞模型的公式,给出了实验原理和理论上可行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LCA-模糊综合评价商品包装合理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环境工程学的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系统工程学的层次分析法从包装产品的功能实用性、环境协调性、经济适用性3个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三级模糊评价方法对包装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对包装合理性进行评价可以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功能3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纸塑铝复合牛奶包装比塑料牛奶包装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5a填埋龄准好氧和厌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挥发性固体(VS)、有机碳(TOC)和腐殖质等降解及稳定化指标。结果表明,陈腐垃圾中VS和TOC含量较新鲜垃圾显著降低,准好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VS和TOC含量低于厌氧填埋体1%~2%,但差异不显著;准好氧填埋体的表面沉降量显著高于厌氧填埋体(P〈0.05),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渗滤液和清水回灌引起陈腐垃圾VS含量的差异不明显,但造成了填埋体表面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准好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BDM值与厌氧填埋体相近,且随距离导气管距离和填埋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距离导气管距离越大,层间BDM值差异越大。此外,准好氧和厌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腐殖质提取率与HA/FA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葛金林  肖海平  闫大海 《发电技术》2020,41(5):552-4141
为了研究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衍生燃料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在湖北某循环流化床气化炉耦合燃煤发电厂进行掺烧试验。研究表明重金属主要赋存于飞灰和炉渣中。空白工况下86.2%的Cr赋存于飞灰中,13.3%于炉渣中;75.5%的Pb在飞灰中,23.8%在炉渣中;79.5%的As迁移至飞灰中,11.7%在炉渣中。RDF工况下75.8%的Cr迁移至飞灰,20.7%迁移至炉渣;44.6%的Pb存在于飞灰中,52%存在于炉渣。协同处置后,重金属在飞灰和炉渣中的分配比例明显发生了变化,飞灰中重金属含量减少12.5%~31.3%,炉渣中重金属增加7.33%~20.1%,气化气的引入改变了炉内重金属的分配情况。协同处置可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对固废中的热量进行资源化利用,且出炉物料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我国现行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VOCs在煤液化高浓度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规律、污染水平和分布行为,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各工艺段出水中累计检出26种目标VOCs,且均以苯、乙苯、苯乙烯、甲苯、二甲苯(邻、间、对)等苯系物为主,ΣVOCs总浓度在339.28~562.36 μg/L;4个产泥工艺段产出污泥中均以苯或苯乙烯含量为最高,ΣVOCs吸附量以及各VOCs单体的Kd值均以3T活性污泥段为最高;在吸附剂相对稳定时,污泥更倾向于吸附辛醇-水系数(Kow)大的VOCs污染物。污水处理过程中ΣVOCs的主要归趋途径为随水排出(60.33%),其次为污泥吸附(22.95%)和挥发降解(16.72%);随着lg Kow的增大VOCs出水排放率逐渐降低,吸附去除率逐步增大,挥发降解去除率则出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lg Kow值为3.5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在低信噪比时,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实小波变换无法准确提取钻头进入不同地层的时延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复小波变换分析法。利用幅值和相位信息对信号突变点进行提取和定位,从而实时判断钻头钻进目的层的时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表征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实小波变换相比,具有更好的时间定位和抑噪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钻探工程中需要依据钻头钻进不同地层产生的振动信号信息,实时判断钻头钻进目标层的时刻。时域波形图和传统的时域互相关在低信噪比时无法有效提取钻头进入不同地层的时延信息。提出了小波-互相关算法,将参考信号和待测信号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后再进行频域互相关,提取待测信号相对于参考信号的时延信息,进而实时判断钻头钻进目标层的时刻。仿真和试验均表明:小波-互相关算法与传统的时域互相关相比,能实时地提取钻头钻进不同地层的时延信息,具有更好的时间定位和抑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