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8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亚氯酸钠-醋酸-氢氧化钠法提取纤维素(corn straw cellulose,CS),分别用硫酸水解和硫酸水解-高压均质联用的方法对CS进行改性,并以百里香精油作为油相制备Pickering乳液,研究改性前后纤维素作为乳化剂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对改性前后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进行表征,对所得乳液微观结构、粒径、电位、稳定性和流变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S和硫酸水解改性的纤维素(cellulose precipitation,CP)相比,硫酸水解-高压均质联用改性的纤维素(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 cellulose,HPC)的粒径显著减小(P<0.05),为28.61μm。活性基团数量增多,静水接触角变大,达到76.1°,约为CS的2.4倍。CP的微观形貌呈现短棒状结构,表面光滑;而HPC呈现卷曲状,表面由平滑变得疏松多孔。改性后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均提高了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其中由HPC稳定的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乳液粒径最小,为3.53μm,粒径分布也更均匀。在21 d的25℃贮藏中,液滴之间没...  相似文献   
2.
将嗜热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HTA426中的磷酸三酯酶基因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整合到染色体DNA基因组上,并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是一个分子量约为50KD的磷酸三酯酶二聚体.酶活检测证明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磷酸三酯酶活性,其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10.0.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7,(7):60-64
以新鲜脱脂米糠为原料,以乳化性为指标,将米糠蛋白碱法提取和微波与酶法共同改性相联合,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酶用量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最陡爬坡法得出响应面试验中心点为提取时间95 min、提取温度39℃、酶用量4 900 U/g;通过Box-Behnken试验得到米糠蛋白最佳改性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温度38℃、酶用量4 960 U/g,预测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达到26.69 m~2/g,实际乳化性达到26.53 m~2/g。同时,在优化条件下,吸水性、吸油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7.81%、67.52%和84.12%。米糠蛋白的提取和改性连续进行,提高了米糠蛋白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4.
鳕鱼骨中可溶性钙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鳕鱼骨为原料,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鳕鱼骨中可溶性钙的含量。采用酸法提取鳕鱼骨中的钙,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HCl的浓度、提取温度、反应时间及料液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鳕鱼骨中可溶性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Cl浓度3mol/L、提取温度108℃、反应时间60min、料液比1:4(m:V)。该条件下鳕鱼骨中可溶性钙提取率可达22.36%。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大鼠肠囊外翻法探讨了<3 kDa核桃蛋白肽模拟胃肠消化产物的吸收特性,以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活性肽吸收率为指标筛选核桃肽在肠道吸收的最优条件,并应用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和Nano-HPLC-MS/MS技术对吸收肽组分进行筛选和鉴定,得到能够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新型核桃源肽。结果表明:当核桃肽消化产物吸收浓度为6 mg/mL,吸收时间为2 h时,其抗氧化活性最高且在小肠吸收率最高:进一步通过Nano-HPLC-MS/MS鉴定结果表明0.5~1 kDa活性肽数量最多,其中位于C端/N端氨基酸主要集中在Pro、Thr、Leu,鉴定出33条活性肽能够以完整形式被吸收,穿过肠道屏障;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与DPP-Ⅳ相结合,获得三条结合能最低的活性肽NLRFPL、NPDDEFRPQ、KGHLFPN,其结合能分别为-8.8、-8.6、-8.6 kal/mol,其中KGHLFPN抗氧化能力最强。综上,<3 kDa核桃肽模拟胃肠道消化能够释放抗氧化活性更高且能够被小肠吸收的...  相似文献   
6.
以红树莓为原料,利用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进行生物降酸酿造全汁树莓干型酒。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生物降酸条件:陆生伊萨酵母接种量3%、酿酒酵母接种量0.08%、降酸温度为28℃、降酸时间为5 d。经发酵所得树莓干酒色泽为红宝石色,无明显悬浮物,口感圆润淳厚,带有典型的树莓果香及和谐的醇香,无异味。  相似文献   
7.
以长白山核桃楸种仁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还原能力的主要因素p H、温度、加酶量和底物浓度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为:p H7.6,酶解温度50℃,加酶量4 510 U/g,底物浓度4.6%,时间4 h,该条件下其还原能力为0.35,水解度为16.50%。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随着分离蛋白酶解产物浓度的增加,对DPPH、ABTS、·OH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逐渐增加。当酶解产物浓度达到0.8 mg/m L时,对ABTS的清除率为VC的100%,当浓度达到1.2 mg/m 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相同浓度VC的90.08%。浓度继续增加到15 mg/m L时,对·OH的清除作用为VC的94.56%;这说明优化后的核桃楸种仁分离蛋白酶解产物对DPPH和ABTS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作用比VC弱。  相似文献   
8.
超滤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应用超滤技术可以有效地祛除葡萄酒中引起浑浊、沉淀和苦涩味的物质,提高葡萄酒的澄清度,使酒体更加稳定,色泽、口感、风味更加丰满圆润.本文概述了超滤技术的原理和在葡萄酒加工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罗耳阿太菌多糖(Athelia rolfsii polysaccharides,AEPS)保护铅暴露小鼠肝脏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MC)、阳性对照组(PC)、AEPS低剂量组(LD)、AEPS中剂量组(MD)、AEPS高剂量组(HD)、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 ATRA)单独组(ATRA+NC)、ATRA干预组(ATRA+MC)和ATRA+AEPS高剂量组(ATRA+HD)。测定铅暴露小鼠肝脏的铅含量、抗氧化指标、功能指标,苏木伊红染色评估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测定小鼠肝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活性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及肝细胞核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水平。结果:AEPS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提高铅暴露小鼠肝细胞MRP2运输铅离子的能力(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小鼠肝脏铅积累(P<0.05)。AEPS显著抑制铅暴露小鼠肝细胞凋亡(P<0.05),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P<0.05),恢复肝功能(P<0.05),并减轻肝脏病理损伤。AEPS还促进了Nrf2向肝细胞核转移(P<0.05)。而ATRA干预可降低AEPS对铅暴露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论:AEPS依赖于Nrf2信号通路可减少肝脏铅积累,保护肝脏铅损伤。  相似文献   
10.
以食药兼用的草本植物藿香为原料,经乙醇回流萃取后,与蒜、姜、大料等调味料进行科学组方复配,研制出集健康、美味、自然、方便快捷于一身,具有地方特色的炖鱼用复合调味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