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构建含有Swollenin基因(swo基因)的香菇表达载体,并通过PEG(polyethylene glyeol)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实现对香菇的遗传转化,转化效率约为1个转化子/μg质粒DNA。PCR和杂交检测结果表明,swo基因已经整合到香菇的基因组中;栽培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转化子都能正常出菇,而且转化子Ⅱ表现出优良的生物学性状,将swo基因转化到香菇中对香菇新品种的培育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考察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脂肪酸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酸对桑黄菌体生长以及多糖、三萜和黄酮类物质的合成的影响随脂肪酸种类以及质量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油酸有利于桑黄生物量的积累,在质量浓度为2.0g/L时,使桑黄生物量达到1.24g/L,比对照提高了33.33%;而硬脂酸则有利于桑黄胞外多糖的产生,在质量浓度2.0g/L时,使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25.38mg/L,是对照的3.20倍。对胞内多糖而言,油酸和硬脂酸诱导效果较好,分别在质量浓度0.5g/L和1.0g/L时,使产量达到645.79mg/L和655.12mg/L,而亚油酸则在高质量浓度时才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对于桑黄三萜的生产而言,油酸无论是对胞外三萜还是胞内三萜,都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并分别在质量浓度1.5g/L和2.0g/L时,使胞外三萜和胞内三萜产量达到666.15mg/L和339.32mg/L,分别为对照的1.28倍和2.30倍。此外,亚油酸还对胞内三萜的生产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效果。对于黄酮类物质的合成,本实验所考察的这几种脂肪酸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筛选的产碱性蛋白酶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高活力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碳源、氮源和金属盐的优化,确定优化培养组分.对接种体积分数、培养温度和培养pH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培养18h后获得最大酶活力为395.18 U/mL,产酶能力比优化前提高了2.55倍.该研究为深入研究工业发酵生产碱性蛋白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ERIC-PCR 技术对12 株秀珍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与拮抗实验和酯酶同工酶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12 株秀珍菇菌株中,ERIC-PCR 扩增出的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PCR 产物大致在150~3500bp 范围内,各菌株扩增条带数在9~16 条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在79% 的分类水平上,12 个菌株聚成4 组。MY 灰和MY 白菌株亲缘关系较近,聚为第1 组;HZ845 为第2 组;HZ3、HZ5 和HZ 夏亲缘关系很近,聚为第3 组;LD1、GY16、GY18、GY163、SM、XY 秀1 亲缘关系很近,聚为第4 组。ERIC-PCR 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实验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ERIC-PCR 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二年残孔菌摇瓶发酵较佳条件:最优培养基,葡萄糖38.08g/L,酵母浸粉8.54g/L,KH2PO4∶MgSO4=1∶1为4.25g/L,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0℃,500mL三角瓶装液量150mL,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r/min,10%接种量的培养9d,达到最大产量15.5g.发酵罐使用培养基葡萄糖38.08 g/L,酵母浸粉8.54g/L,KH2PO4:MgSO4=1:1,初始pH值为5,装液量6L/10L,在温度30℃,搅拌速度380r/min,10%接种量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32h时达到大值15.8g/L.  相似文献   
6.
2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终点的质量变化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摇瓶发酵试验,以液体摇瓶的质量变化为参数结合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确定秀珍菇和猪肚菇液体菌种的发酵终点,结果表明:秀珍菇、猪肚菇发酵摇瓶分别在4d、5d时质量变化最低,也即秀珍菇、猪肚菇液体菌种生长周期分别为4d、5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