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挥发分-半焦相互作用是低阶含碳固体燃料热化学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挥发分-半焦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低阶燃料热化学转化过程的各个方面:促进碱金属/碱土金属(AAEM)的挥发、抑制气化、催化焦油分解、碳-碳结构重排及稳定化(抑制气化)、促进半焦上N的迁移等。回顾了低阶燃料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挥发分-半焦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更好的利用低阶固体燃料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乌龙茶原料经烘焙处理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及活性差异,分析了不同乌龙茶原料烘焙前后中的总多酚、总黄酮茶多糖、儿茶素组分及咖啡碱含量差异,采用体外酶生化反应手段,考察不同乌龙茶原料及成品对α-葡萄糖苷酶、脂肪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茶多酚含量(质量分数)由原料中的13.75%~15.59%下降至成品的12.41%~14.14%,铁观音、肉桂高于老枞水仙、三印水仙和大红袍(P<0.05);原料中总黄酮含量(质量分数)在0.71%~1.00%之间,铁观音原料总黄酮含量最低,与其他原料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除铁观音外,其余乌龙茶样品总黄酮含量在烘焙处理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原料中茶多糖含量(质量分数)为1.14%~1.82%,烘焙后上升到成品的1.64%~2.12%。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对于α-葡萄糖苷酶、脂肪酶和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且烘焙后的成品对于α-葡萄糖苷酶、脂肪酶的抑制能力减弱,肉桂表现出较高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及脂肪酶活性的能力。乌龙茶烘焙后对于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增强,IC50 值由13.21~17.42 mg/mL降低为成品的10.26~14.38 mg/mL。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65株来源于传统发酵肉制品的耐盐、耐亚硝酸盐乳酸菌所产生物胺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筛选出降解率最高的不产生物胺菌株PL-ZL00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研究,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同时探索其作为发酵剂对发酵香肠中生物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L-ZL001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添加菌株PL-ZL001可抑制发酵香肠中6种生物胺的积累,尤其是对毒性最大的组胺含量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商业用木糖葡糖球菌(Staphyloccus xylose)(P<0.05)。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究普洱茶品质与年份、贮藏地点之间的关系,选用分别贮藏于昆明和广州两地的,贮藏时间在2年~14年的7个普洱生茶和8个普洱熟茶样品,分析其在不同贮藏环境和时间下安全性、理化品质以及感官评价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上普洱茶的贮藏环境安全。广州仓更利于生茶的转化,转化效率高,能够较快达到降低苦涩、提高醇和的效果且整体老茶陈香更为明显,而昆明仓更利于突出普洱生茶甘甜香或单一药香。仓储对普洱生茶香气的影响可能大于原料本身。对普洱熟茶而言,广州仓的转化更快,但若希望长期贮藏且追求老茶的木香、药香等陈香品质则建议贮藏在昆明仓。对于熟茶香气而言,原料比仓储条件的影响更大。贮藏14年内,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品质都有所提升。该文首次提出普洱茶的品质评价应分为3个维度,包括转化的安全因子、品质因子和转化强度因子,并针对普洱茶的不同的特性将理化指标与其进行初步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对取自安徽、河北、山东等地玉米油加工厂的玉米油毛油、待脱臭油和成品油中的氯离子、3-氯丙醇(3-monochloro-1,2-propanediol,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lycidyl esters,GEs)含量进行检测,并在实验室明确可控的条件下对玉米毛油进行精炼,检测精炼过程氯离子、3-MCPD酯和GEs含量,与玉米油加工厂实际精炼过程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玉米油精炼过程中氯离子含量变化及其对3-MCPD酯和GEs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所有玉米油样品中均含有氯离子、3-MCPD酯和GEs,其中毛油中氯离子含量最高,为0.628~2.029 mg/kg,毛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0.547~1.083 mg/kg和0.246~0.721 mg/kg;待脱臭玉米油中氯离子含量为0.110~0.374 mg/kg,较毛油中含量明显降低,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0.933~1.422 mg/kg和0.246~0.432 mg/kg,3-MCPD酯较毛油中含量有所升高,GEs含量变化不明显。脱臭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3.523~4.541 mg/kg和1.501~13.584 mg/kg,较待脱臭油中含量大幅升高,其中一个油样中含量分别增加3.5 倍和32.1 倍,同时该油样中氯离子含量的降幅也最大(0.287 mg/kg)。对实验室精炼过程及工厂精炼过程的玉米油样品检测分析显示,无论是实验室精炼还是工厂实际生产,氯离子含量均随精炼过程逐渐减少,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工序(降幅为76.1%~81.3%);3-MCPD酯和GEs在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及吸附脱色过程的含量变化不大,经脱臭后含量大幅升高,同时伴随脱臭过程氯离子含量的降低,并且氯离子含量降幅越大3-MCPD酯的升幅越高。研究结果明确了玉米油精炼过程氯离子和3-MCPD酯及GEs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待脱臭玉米油中氯离子含量对脱臭油脂中3-MCPD酯和GEs含量的影响,对玉米油精炼乃至其他植物油生产中3-MCPD酯和GEs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比了蜡质玉米淀粉、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添加于番茄沙司后对其加工与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在加工稳定性方面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与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效果相似,均优于蜡质玉米淀粉;储存稳定性方面,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优于另外2种淀粉,即应用响应面实验筛选出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为番茄沙司的最佳增稠稳定剂,设计响应面偏差值对比实验,制作出与市售番茄沙司配方接近的实验级番茄沙司,确定了番茄沙司的配方组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食糖与L-阿拉伯糖复配后对C57BL/6N小鼠血糖的影响,为开发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灌胃方式给予小鼠复配糖糖水,并以葡萄糖为参考食物,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品分别灌胃,在给糖(药)后的0、15、30、60、120 min时测量小鼠血糖值,通过曲线下面积增幅(Increamental area under the curve,IAUC)、血糖峰值、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等指标评价复配糖对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与葡萄糖组相比,白砂糖或红糖与L-阿拉伯糖复配后均可显著降低IAUC值(P<0.05)、血糖峰值(P<0.05),在相同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水平下,由于红糖中脂肪、蛋白质、水分、灰分、钾、镁、锌、铬、磷、碘以及总多酚、总黄酮等含量均显著高于白砂糖(P<0.05),白砂糖复配糖在C57BL/6N小鼠中的GI值为52,红糖复配糖在C57BL/6N小鼠中的GI值为42。结论:L-阿拉伯糖与白砂糖或红糖复配后均可有效控制小鼠血糖升高、减缓血糖波动。小鼠血糖变化规律与人类非常接近,推测白砂糖复配糖和红糖复配糖具有成为低GI食品的潜力。红糖中富含的铬、锌、镁、磷、碘和多酚、黄酮类物质可能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无水脱皂工艺和传统脱皂工艺生产的中和大豆油为原料,经过脱色和脱臭,制备了脱色大豆油和脱臭大豆油。比较了无水脱皂工艺和传统脱皂工艺制备的脱色大豆油和脱臭大豆油的部分指标,同时对精炼大豆油进行了返酸、返色实验和180℃高温劣化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脱皂工艺的脱色大豆油和脱臭大豆油的理化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无水脱皂工艺的精炼大豆油Δ酸价和ΔR均略高于传统脱皂工艺的,无水脱皂工艺的精炼大豆油高温劣化速度比传统脱皂工艺的快。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优质白麦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辐照功率、辐照时间、润麦水分、润麦时间等参数对全麦粉脂肪酶活动度、湿面筋含量的影响,考察了适度微波辐照对面粉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够显著降低(p<0.05)全麦粉的脂肪酶活动度和湿面筋含量。适度的微波辐照(微波功率420 W,辐照时间90 s,润麦水分14%,润麦时间25 min)能够大幅降低全麦粉脂肪酶活动度,同时对其湿面筋含量损伤较小,并提高面粉粉质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增加了面糊峰值粘度和回生值,改善了面筋强度和面糊稳定性,延缓了全麦粉脂肪酸值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烧麦中的关键香气成分及其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成分蒸发提取烧麦中的挥发性成分,所得提取物经气相色谱-嗅闻联用仪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共鉴定出50个香气活性成分。通过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测定香气活性成分的香气稀释因子,其中1-辛烯-3-醇、茴香脑、愈创木酚、2-戊基呋喃等具有最高的香气稀释因子(6 561)。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对37个香气稀释因子不低于81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定量结果和阈值,计算物质的香气活性值,其中21个香气活性成分的香气活性值不低于1,被确定为烧麦的关键香气成分。通过分析室温贮存0~13个月后烧麦中37个成分含量并计算其香气活性值,发现烧麦贮存过程中关键香气成分的数量不变,除酱油酮、己醛和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含量下降外,烧麦中多数重要香气活性成分含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