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蔬菜面条以其独特的风味及优质的营养价值,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有关于蔬菜面条贮藏期间变化的研究较少,基本只针对于蔬菜面条色泽、感官品质、质构特性的基本理化指标。该研究在分析姜黄、胡萝卜、紫甘蓝、菠菜4种蔬菜面条的色泽、质构特性随贮藏时间变化的基础上,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UPLC-HRMS)技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对蔬菜面条贮藏期间的代谢物变化进行系统性定性定量分析,采用多种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并筛选出4种蔬菜面条在贮藏过程中的显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蔬菜面条的L*值呈下降趋势,b*值呈上升趋势,a*值变化不显著;且蔬菜面条的硬度逐渐升高,弹性逐渐增大后减小,黏结性、咀嚼性总体增大;在筛选出的24种显著性差异低分子化合物中,多酚类、黄酮类、脂肪酸类物质表现为显著下调,而部分植物甾醇、维生素、生物碱等物质表现为显著上调。该研究可为新型...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通过薄层层析、质谱和光谱扫描对色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在30℃培养时,色素产量较高。该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优于其他有机溶剂,在530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该红色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无抑菌作用;对极端pH值较敏感,尤其是强碱性pH值。且其光和热稳定性良好,耐氧化能力较强,耐还原能力较弱;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Cu~(2+)的消色作用最明显。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RNA序列一致。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色素的分子质量为324.2,与灵菌红素的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但光谱扫描结果与其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旨在为低温压榨鲜青花椒油的工业生产、贮藏和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高分辨质谱(UPLC-DAD-HRMS)技术对低温压榨鲜青花椒油中色素进行测定,并研究贮藏过程中光、氧、温度对低温压榨鲜青花椒油的色素含量和色泽L*、a*、b*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低温压榨鲜青花椒油中鉴定出32种叶绿素和10种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C132-羟基-叶绿素a、叶绿素b和脱镁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中主要含有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量为9.44 mg/kg,类胡萝卜素总量为4.95 mg/kg。贮藏过程中影响低温压榨鲜青花椒油中色素降解最主要的因素是光,其次是温度,氧气几乎没有影响。另外,a*可以作为衡量低温压榨鲜青花椒油色素含量及色泽控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17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样品经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小柱净化,DB-1701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火锅底料中17 种有机磷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1.83%~105.4%,RSD 为0.9%~5.2%,检出限(LOD)为1.0~5.3μg/kg。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检出限低等特点,能满足火锅底料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以厌氧-缺氧-好氧(A2/O)处理工艺为主,A2/O工艺是一种典型的除磷脱氮工艺,特点是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功能明确,界线分明,可根据进水条件和出水要求,人为地创造和控制三段的时空比例和运转条件,只要碳源充足,便可根据需要达到比较高的脱氮效率。然而,传统A2/O工艺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由于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2)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而当发生偷排、漏排等引起的水质冲击时,A2/O工艺很难在短时间内使水质达到排放要求。电解法处理废水具有效率高、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优势明显。电化学氧化法是通过电极表面的电催化作用在电极上产生强氧化性物质使有机类化合物氧化降解。由产生强氧化性物质的途径和种类决定,该方法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电化学氧化两类:(1)直接电化学氧化法通过在阳极表面产生金属过氧化物来实现有机类化合物的氧化降解。电极电解水生成羟基自由基(·OH),·OH与金属氧化物(MOx)结合,形成金属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在有机类化合物降解过程中能够抑制钝...  相似文献   
6.
天然叶绿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其脂溶性和易降解的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该研究以明胶和果胶为复合壁材,采用复合凝沉法制备叶绿素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其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在pH 4,明胶与果胶的质量比为4∶1,明胶与叶绿素的质量比为40∶1时,最优的叶绿素包埋率为(80.21±1.18)%。在21 d的自然光照射下,微胶囊组的叶绿素保留量比未处理组高约40%;在酸处理条件下,微胶囊组在低pH环境下(2.5、4.5),叶绿素的保留量均大于85%。复合凝沉法制备的叶绿素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337.2±19.6)nm,粒径分布均匀且集中。叶绿素-明胶/果胶微胶囊为墨绿色,色泽均一,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微观结构,微胶囊多数呈不规则球型,疏松多孔,少数呈条带状。研究结果可为脂溶性天然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柚子茶加工过程中三唑磷残留的变化动态,通过田间喷施5 倍最高推荐剂量的三唑磷溶液以强化农药在柚子上的残留,然后按照柚子茶加工工艺进行加工,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检测三唑磷的含量,考察柚子茶加工过程对三唑磷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磷主要残留于柚的外果皮中,其残留量为全果的7.3 倍,而果肉中的残留量不足全果的3%。清洗可去除全果中28.5%的残留量;脱苦与浸糖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外果皮中三唑磷的残留量,其加工因子分别为0.83和0.60;柚子茶成品中三唑磷残留量为0.18 mg/kg,最终加工因子为0.069。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不同泌乳阶段下的母乳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及维生素A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差异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聚类热图分析研究三者在母乳中分布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母乳中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二者含量具有相关性(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416)。母乳中的维生素A酯含量相对稳定,在3个泌乳阶段下共检测出9种维生素A酯,长链视黄醇酯为主要存在形式,二十四酸视黄醇酯含量最高。不同的维生素A酯间呈现一定的聚类性,辛酸视黄醇酯、二十二酸视黄醇酯与二十二碳烯酸视黄醇酯两两之间的代谢关联性最强(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1)。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叶黄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获取,但叶黄素因其脂溶性的特点导致生物可给率低,如何高效补充叶黄素成为研究热点。叶绿素常与叶黄素共同出现在人类饮食中,且二者均为脂溶性物质,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膳食叶绿素及其结构变化对叶黄素生物可给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备膳食中常见的8种不同结构的叶绿素(叶绿素a和b、脱镁叶绿素a和b、脱植基叶绿素a和b、脱镁叶绿酸a和b),采用体外静态消化模型和胶束化实验研究它们对叶黄素生物可给率的影响,并测定叶黄素和叶绿素形成的混合胶束粒径和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共消化时不同结构的叶绿素能够显著提高叶黄素的回收率和生物可给率(P<0.05),其中脱镁叶绿素b的作用最为显著,所对应的叶黄素回收率和生物可给率分别为90.48%和80.44%。在消化过程中,未检测到明显的叶黄素降解产物,而叶绿素的结构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消化物和胶束的平均粒径、荧光图像以及Zeta电位值可以确定胶束液体系比消化液体系更稳定,并且叶绿素可以通过与叶黄素形成复合物来保护叶黄素。本研究对如何提高叶黄素的生物可给率及消化利用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类黄酮化合物是含量最大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在柑橘属中含量丰富,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本文介绍了柑橘中类黄酮的种类结构,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来柑橘中类黄酮活性成分的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闪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印迹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质联用等检测技术。并分析了未来柑橘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