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远平王宏平陶守军周德标 《中国油脂》2022,(4):153-153
调质塔是大豆压榨厂的关键设备,调质塔良好的使用与维护关乎大豆脱皮、破碎与轧坯等预处理的运行效果,甚至影响浸出的渗透、DT的脱溶等效果;。调质塔蒸汽用量占整个大豆加工的30%左右,调质塔内大豆有效的加热与降水也影响预处理的电耗。如果调质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维护,出现本体/通风管跑冒滴漏、换热列管泄漏、管板泄漏、卸料旋转阀故障、下料机构不顺畅、传动链链条断裂等情况,就会导致设备故障、成本上升甚至出现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动螺钉装配系统中自动螺钉输送机、X-Y螺钉装配机械手和移动工作平台组成部分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以PLC和触摸屏作为系统的主要控制单元,实现了螺钉装配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3.
严云修张成周正海马洪福卢毅胡育铭 《中国油脂》2020,45(4):123-124
储存在仓库中的豆粕,受外部环境以及豆粕水分的影响,易产生结块。结块豆粕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出库,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对豆粕出库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并对生产线进行了改造。实践表明,通过在出仓发货提升机通往刮板机的连接溜管后增加刀片式粉碎机和筛网、漏斗,可以有效解决豆粕出库结块问题。 相似文献
4.
活性白土对食用油脂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光光度计和罗维朋比色计测定了脱色前后油脂的脱色率和色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比较了脱色前后油脂的脱色率和脱红能力。从成品活性白土的检化验角度出发,分析了5种不同产地的活性白土的质量指标,并探讨了这些指标对油脂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率与脱红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并非完全一致;活性白土对色素的吸收的确具有选择性;在一定范围内,粒度与脱色率呈正相关,但粒度继续增加时,脱色率不增反降;活性度与脱色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在试验中没有发现游离酸与脱色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运用自主开发的一套高温发酵技术,采用实验室筛选驯化的一株优良高温芽孢杆菌,配合自主研制的滚筒固态发酵设备,将800 kg左右的豆粕与发酵种子液混合进行高温(55℃左右)固态发酵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15 h左右高温发酵豆粕多肽含量提高近1倍,发酵52 h时粗蛋白含量提高5. 90%,发酵后豆粕的尿素酶活性明显降低,16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试验证明使用该高温固态发酵技术与滚筒固态发酵设备进行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具有可行性与潜力。 相似文献
6.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是塑料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食用油、乳制品等食品行业大量使用塑料包装材料,存在塑化剂泄漏风险。本文以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为典型的塑化剂目标分子,通过量化计算筛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单体;采用一锅法自由基聚合得到含DINP的分子印迹聚合物(DINP-MIP),其对DINP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为8.61mg/g,是非印迹聚合物(NIP)的2倍以上。将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E),获得了可快速检测塑化剂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DINP-MIP/SPE)。在DINP浓度为0.05×10-6~0.7×10-6mol/L范围内,检测电流差与浓度具有优异的线性规律,DINP检出限可达0.117mg/kg。在实际食用油检测中,空白加标回收率为104.9%~106.6%,标准偏差RSD为4%~6%,表明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在塑化剂快速检测中具有优异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油脂固体脂肪含量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脂固体脂肪含量测定过程中几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冷却速度、恒温槽的控温精度和不同室温下测定时油样从低温槽到仪器的转移时间等,以及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快速冷却会使测定结果偏高,而慢速冷却则会使测定结果偏低;恒温槽的控温精度对测定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温度相差0.8℃时,测定结果误差会超过2%;室温和油样从低温槽到仪器的转移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也较大,当室温高于测定温度,且停留时间较长时,会使测定结果偏低;反之,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8.
旨在为热损大豆的加工提供理论支撑,以不同热损程度的巴西大豆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备大豆油,分析其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氧化诱导期、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磷脂及生育酚组成及含量、色素含量,探明大豆热损对其油脂品质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热损程度的增加,其油脂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显著升高(p<0.05),氧化诱导期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大豆相比,重度热损大豆油脂酸值和全氧化值的增长率分别高达557%、148%;热损导致大豆油水解,甘三酯相对含量降低,甘二酯和游离脂肪酸相对含量上升,以Sn-1,3位水解为主;氧化反应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热损程度越深变化越明显;热损导致大豆油总磷脂含量下降,磷脂酸相对含量显著上升,生育酚含量降低,重度热损大豆油脂中总生育酚的损失率高达19%;未成熟大豆更易发生热损现象,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中的叶绿素、叶黄素及β-胡萝卜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大豆热损会导致其油脂组成发生变化,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