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4篇
综合类   70篇
化学工业   16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BMIM]Br、[BMIM]BF_4、[BPy]Br、[BPy]BF_44种离子液体改性白炭黑,对改性前后的白炭黑进行了红外及DBP和氮气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分析,应用改性后的白炭黑与橡胶混炼制得胶样,并考察胶样导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离子液体均负载在了白炭黑上,并使得橡胶的导热有了一定提高。其中,质量分数为20%的[BMIM]BF4改性白炭黑混炼橡胶的导热效果最好,热传导系数由改性前的0.178 3 W/(m~2·K)提高到0.295 5 W/(m2·K),导热性提高了65.7%;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20%的[BMIM]BF4改性白炭黑疏水性由2.00mL/g增加到3.00mL/g;改性白炭黑填充橡胶后橡胶的拉伸强度由13.5 MPa提高到14.3 MPa。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一种由有机硅树脂和无机金属组成的硅烷钝化液,硅烷钝化液涂布在DC01型冷轧钢板表面形成硅烷有机无机复合杂化膜,研究了硅烷钝化液pH及金属离子对冷轧钢板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硅烷杂化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SEM扫描电镜对杂化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对涂布硅烷钝化液的冷轧钢板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开路电位的测量、交流阻抗的总结、极化曲线的分析,研究了硅烷钝化液对冷轧钢板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钝化液pH为4.0、金属铈质量分数约为15%时形成的复合杂化膜涂布于冷轧钢板表面,金属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对(β-硫酸酯乙基砜)苯胺和3-氯丙烯为原料,通过N-烷化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可制成脱磺酸型暂水溶性树脂的对位酯系暂水溶性聚合单体。研究了反应溶剂、缚酸剂、pH、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原料对位酯N-烷化程度及产品水溶性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离子色谱仪对原料和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莫尔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计算出对位酯的N-烷化率。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以碳酸钠为缚酸剂,对位酯和3-氯丙烯的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60℃,反应体系pH 7,反应时间8h,对位酯的N-烷化率达到98.40%,所得产品水溶性良好。红外谱图、质谱图以及离子色谱图表明产物结构与预期一致,并且有良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不同镉掺杂量的镉镁铝类水滑石催化剂,并将其用在杨木乙醇木素超临界催化解聚中,解聚溶剂体系为乙醇。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确定了可形成镉镁铝类水滑石结构的最佳摩尔比。解聚产物GC-MS分析结果表明,木素超临界解聚产物复杂,主要为酯类和含苯环类物质。随着镁离子与镉离子摩尔比的增大,水滑石的结晶度先升高随后降低,其比值为8时结晶度最高,产物中酯类和苯环类物质含量最高,催化剂起到定向解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含双酚酸聚芳醚砜吸附剂对水中铅离子进行固定床吸附,探讨了水中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体积流量、初始pH和吸附剂质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采用Yoon-Nelson模型和Thomas模型对动态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分析,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对水中铅离子的动态吸附性能。吸附后的吸附剂用0.2mol/L的盐酸再生多次循环吸附使用。结果表明,聚芳醚砜吸附剂能够有效去除水中铅离子,溶液体积流量和质量浓度对流出曲线有较大的影响,饱和吸附量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体积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穿透时间随初始质量浓度和体积流量的增大均减小,不同条件下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4~0.98,说明Yoon-Nelson模型和Thomas模型都可以描述传统曲线,而且聚合物重生吸附容量变化不大,可以重复多次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改性二氧化硅粉为原料,液状石蜡为流变助剂,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了硅橡胶;研究了原料和流变助剂用量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并对硅橡胶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含氢硅油为4.5%、乙烯基硅油为30%、改性二氧化硅粉36%、液状石蜡为8%、催化剂为0.03%时,制备的硅橡胶强度高(0.46kN/m),热稳定性好,室温固化时间短,可用作印模材料。  相似文献   
7.
对淀粉微球致孔方法及多孔淀粉微球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微球制备的基本条件并且进行了优化。用于制备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为:玉米淀粉质量分数为5%,交联剂用量0.28g/g,乳化剂用量为0.05g/mL,油水相体积比3∶1,机械搅拌速度600r/min,由这些因素组成了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微球致孔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冷冻干燥法和加入致孔剂法对微球致孔,得到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成孔效果并且研究了不同PEG6000添加量对微球孔隙率的影响。以亚甲基蓝作为模拟药物,研究了多孔微球的药物负载性能,在PEG6000添加量为淀粉质量的30%时,多孔微球的孔隙率为89%,载药量为158mg/g。  相似文献   
8.
利用主链含双酚酸钠链节的聚芳醚砜(PAES-C-Na)吸附剂处理同时含Pb~(2+)、Cu~(2+)、Cd~(2+)的水溶液,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研究了溶液pH、吸附剂量、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同步吸附的影响,且同步吸附行为采用伪一阶和伪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PAES-C-Na吸附共存金属离子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羧基功能基团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交换和静电作用实现,同步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PAES-C-Na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采用伪二阶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即金属离子的同步吸附以化学吸附为速率控制步骤,其吸附量由大到小顺序为Pb~(2+)(26.02 mg/g)、Cu~(2+)(20.52mg/g)、Cd~(2+)(12.21mg/g)。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八钼酸季铵盐催化剂[n-C16H33(CH3)3N]4Mo8O26,考察了该催化剂在苯甲醇液相氧化制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n(苯甲醇)∶n(H2O2)=1.0∶1.2,H2O2的质量分数为15%,催化剂[n-C16H33(CH3)3N]4Mo8O26用量为0.05g,100℃,1.0h],苯甲醛的收率可达79.6%。同时该催化剂对脂肪仲醇的氧化也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辛醇-2氧化为辛酮-2的收率为97.3%。  相似文献   
10.
海藻酸钠/羟基磷灰石复合纤维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海藻酸钠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制备复合纤维,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第一凝固浴质量分数、第一凝固浴温度、纺丝头牵伸比和第二凝固浴组分等制备工艺对纤维断裂强度和镉离子吸附量的影响。综合考虑断裂强度和吸附性能的指标,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第一凝固浴CaCl2质量分数为5%,第一凝固浴温度为15℃,纺丝头牵伸比为负牵伸,第二凝固浴组分为水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