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3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Ni-P复合改性HZSM-5催化剂催化木质素降解制备高附加值的单酚类化学品,探讨了催化剂种类、金属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溶剂种类对木质素催化降解制备酚类化合物的影响。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化学吸附仪(NH3-TPD)、热重分析仪(TG)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催化剂以及液相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同时探讨其催化失活以及再生机制。结果表明:Ni、P高度分散在HZSM-5催化剂的表面,Ni的添加有效地弱化了C-C键,致使β-O-4和α-O-4发生断裂,有效地提高了木质素加氢解聚的活性,减少了焦炭的生成,但催化剂的再生水热稳定性较差,重复使用性较低。当采用甲醇为供氢试剂,在反应温度为220℃,氢气压力为2MPa,反应时间为8h,催化剂负载量为10%,NaOH为共催化剂时,其木质素的转化率为98.6%,酚类化合物的含量达到74.97%。产物以苯酚、愈创木酚和紫丁香酚为主,低温促进了紫丁香酚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运用温控拉伸实验,分析了在-100~200℃范围内变形时形变温度对Fe-20Mn-3Cu-1.3C钢力学性能和形变机理的影响。观察分析了拉伸试样的显微组织,并利用热力学经典模型,估算了温度对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层错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形变温度的升高,TWIP钢的层错能显著增加,基体中形变孪晶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下降趋势,而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塑性变形机制也由孪生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滑移为主。层错能的拟合公式为γSFE=26.73+9.38×10^(-2) T+4.22×10^(-4 )T2-4.47×10^(-7) T^3,与滑移相比,孪生可获得更高的应变硬化率,从而使TWIP钢获得高强度和高塑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烧结方法制备得到纳米α-Fe_2O_3,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α-Fe_2O_3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添加剂后,润滑油摩擦系数改变不明显,但磨损率显著降低。磨损率与纳米α-Fe_2O_3添加剂的表面积和添加量密切相关,当纳米材料的表面积为47m~2/g时磨损率最低,磨损率值降低为3.78×10~(-15) m~2/g;添加量为1.0wt%,润滑油磨损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合成纤维工业》2016,(2):30-33
采用RG20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SEED)改性聚己内酰胺(PA 6)有光切片和半消光切片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剪切速率(γ)为0~1 600 s-1条件下,SEED改性PA 6熔体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着γ的增加而下降,SEED改性PA 6熔体的非牛顿指数均小于1;在相同γ下,有光切片的黏流活化能(Eη)较半消光切片的低,而对于同一PA 6试样,其Eη随γ的提高而降低;经SEED改性后PA 6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纺丝稳定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联用(spe-HPLC-PDA)技术,建立了河水中12种微量多环芳烃(PAHs)的快速分析方法。选取C18为固相萃取小柱,经优化检测条件,PAHs在0.05~5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1~0.9999,检出限0.016~0.583μg/L,加标回收率为83%~115%。该法用于龙岩市省控断面九龙江河水中PAHs实时监测,结果显示全年流域河水PAHs的平均分布值为109.60μg/L,在分布上呈现典型的时空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2):2630-2634
以商品化混晶TiO_2(P25)为改性对象,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N掺杂改性P25(N-P25),将其涂覆于壁纸上,考察了N-Ti摩尔比、水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N-P25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25同样具有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且对可见光的吸收得到了提升,在N-Ti摩尔比为18、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0℃、20 h条件下制备的N-P25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特点、分类和防水机制,综述了其在具体工程(地下、交通、水利等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使用事项,最后展望了CCCW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ABS/木质素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ABS/酶解木质素以及ABS/氯化改性酶解木质素复合材料,研究了酶解木质素及氯化改性酶解木质素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相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木质素用量的增大,ABS/酶解木质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冲击强度下降则十分明显。而经过改性处理的氯化改性酶解木质素与ABS间的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酶解木质素和氯化改性酶解木质素的添加均可提高ABS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成炭量。  相似文献   
9.
以NaBH4作还原剂,TEOS为前体,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得粒径50~100nm的Ag@SiO2核壳纳米粒子,其中Ag核为面心立方结构,壳层为无定形SiO2。考察催化剂加入的先后和微乳液R值(R=n水/n表面活性剂)对Ag@SiO2核壳纳米粒子形成的影响。用TEM、UV-Vis、XRD对纳米粒子的形貌及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若先于TEOS加入,易得到Ag@SiO2核壳纳米粒子,随着R值的增加,Ag核的粒径变大,纳米粒子逐渐由单核变成多核。催化剂若后于TEOS加入,则形成负载型Ag/SiO2复合物。Ag核被SiO2壳包覆后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发生了微弱红移。而当壳厚80nm时,由于SiO2的散射作用,吸收峰会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10.
以酶解木质素为原料,与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反应,合成酶解木质素基环氧树脂。以合成的木质素基环氧树脂为基体,蒙脱土为增强材料,采用插层复合法制备了酶解木质素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产物进行表征,表明酶解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已成功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