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U(尿素)和高浓度F(甲醛)为反应原料,合成了UFC(脲醛树脂预缩液),并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UF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原料配比与UFC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当n(F)∶n(U)≥5.0∶1.0时,可得到性能稳定的UFC;改变反应温度或反应时间,UFC的游离F含量和耐冷冻性波动较大;提高反应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对UFC的结构组成、分布基本上具有同等效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复合材料开发受到瞩目。本文综述了二醛纤维素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蛋白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以及其他含氨基化合物共价交联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段酶水解木质纤维原料的方法,以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桑木为原料,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及时移除葡萄糖和纤维二糖,减轻产物的抑制作用,最终达到提高酶水解得率和缩短酶解反应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用量为15FPIU/g(以纤维素计,下同)时,在三段(8+8+8h)水解过程中,经第一段水解,纤维素酶反应速率从1.25g/(L·h)提高到2.21g/(L·h),第二段水解后,酶反应速率为1.54g/(L·h),比未分段水解的酶反应速率提高了73%;当纤维素酶用量为40FPIU/g时,三段(8+8+8h)水解得率增至88.08%;三段(8+8+8h)水解充分利用了酶解残渣上的结合酶进行后续水解。对纤维素酶在预处理桑木上的吸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桑木经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后,对纤维素酶的最大吸附量为8.08mg/g,预处理增加了纤维素酶与桑木间的吸附位点。  相似文献   
4.
《粮食与油脂》2017,(10):47-49
以橡胶饼粕蛋白为原料,采用降解和交联改性的方法制备橡胶蛋白基木材胶黏剂,主要考察了橡胶蛋白结构特点和橡胶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板的胶接性能及耐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从橡胶蛋白来源、价格、蛋白结构和氨基酸组成来看,橡胶蛋白制备木材胶黏剂具有经济性和可行性;在碱降解改性橡胶蛋白的基础上再进行交联改性制备橡胶蛋白基木材胶黏剂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由于橡胶饼粕原料的特殊性导致所制备的蛋白胶黏剂性能不是很理想,后续应该注意对橡胶饼粕原料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5,(11):1-5
该文综述了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在木材行业的发展历程、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也阐述了大豆蛋白(脱脂大豆粉和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标签胶行业的可行性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对稀碱-Fenton反应预处理竹粉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Fenton预处理条件为:1 g 稀碱预处理后竹粉底物加入质量分数30 %的 H2O2 溶液3.4 mL,Fe2+浓度15.8 mmol/L,反应时间12 h,获得的 72 h 酶水解得率为49.98%。与原料和经2%NaOH 预处理后的样品相比,经2%NaOH-Fenton 预处理后的样品中纤维素含量升高,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72 h酶水解得率为48.24%,分别提高了47.79和37.44个百分点。当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用量分别为32 FPIU/g和16 IU/g(以纤维素质量计)时,72 h 酶水解得率为76.64%,比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时的酶水解得率提高了22.80%。  相似文献   
7.
刘国伟  崔亮  王辉 《应用化工》2023,(9):2593-2595+2600
采用热降解处理工业固废脲醛树脂,研究处理条件对树脂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pH≤3)处理环境下,控制甲醛溶液和固废脲醛树脂质量比为4∶1,热处理温度为70~85℃,渗透剂添加量为3%时,树脂的降解率可达99%。继续将其用于脲醛树脂合成用起始原料,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添加量为甲醛溶液质量5%时,工业试验生产的7层胶合板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等指标可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凤  张韩军  王辉  杜官本 《中国油脂》2019,44(11):112-115
为了提升蛋白基胶黏剂的耐水性,以支化聚合物(PEI)为改性剂,以160目核桃饼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热解处理后,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及PEI添加量对胶合板胶接强度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不同PEI添加量下胶黏剂的固化特征进行了测试,借助FT-IR分析对固化前后基团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I添加量30%~40%、预处理温度90℃、预处理时间1 h条件下制备的胶黏剂可满足Ⅲ类胶合板的使用标准。总体而言PEI添加量越多,胶黏剂体系的固化峰值温度越高,说明体系中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胶接强度的提升。在胶黏剂固化过程中,PEI中的活性氨基和亚氨基与核桃饼热解液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和氨基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有助于体系胶接强度的提升和耐水性的改善。因此,PEI的使用可有效提升核桃饼基木材胶黏剂的耐水性和胶接强度。  相似文献   
9.
张旭鹏  朱刚  邓书端  李辉  张朝岭  李凯钱 《功能材料》2023,(1):1208-1214+1236
金属-有机骨架(MOF)晶体的实际应用通常受其粉末形态的限制。将天然轻木作为基体负载MOF颗粒,采用简便通用的生长策略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新型MOF@木材(MOF=UiO-66,ZIF-8和ZIF-67)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其微观结构、阻燃性能及其对亚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晶粒尺寸和形貌的MOF引入木材基体后,大量均匀分布在木材支架内的管腔表面并保持了其结晶度。其中,ZIF-8@木材具有更加优异的MB吸附能力,对MB的去除率为82.5%,最大吸附量可达210.9 mg·g-1。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说明MOF@木材对MB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此外,UiO-66的掺入对木材基体早期热稳定性和炭层形成的影响优于ZIFs。相比于天然木材,UiO-66@木材的热释放峰值(PHRR)由94.5 W·g-1急剧降至36.5 W·g-1,总热释放量(THR)从7.7 kJ·g-1下降到5.4 kJ·g-1。同时,在800℃的炭化率显著提高了84.8%。本研究为...  相似文献   
10.
以来自农林的廉价植物提取物——玉米淀粉和糠醛为原料,合成一款生物基塑料淀粉-糠醇-甲醛共缩聚塑料(SFFP)。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淀粉、糠醛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了共缩聚反应。该生物基SFFP塑料的抗压强度与酚醛(PF)塑料相近。在300℃、氮气处理条件下的重量损失为18%,与PF塑料相比,SFFP具有较好的热降解性。此外,与PF塑料相比,SFFP具有更好的疏水性,且其可再生原材料含量高达87%,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