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为寻求核桃多肽的最佳制备方法,以酶法水解核桃蛋白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多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8℃、p H 6.8、酶添加量4%、底物浓度为2.4%时,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最佳,此时DPPH清除率可达92.35%。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探究水分迁移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黔产仓更板栗为试验原料,运用LF-NMR、TPA检测技术,研究板栗采后贮藏期间水分含量、水分相态变化、质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黔产仓更板栗出仁率高;板栗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贮藏期间板栗不易流动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稳定板栗内部结构;板栗水分含量与板栗质构指标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水分中不易流动水与板栗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自由水与板栗弹性呈显著正相关;板栗结合水的变化对板栗品质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板栗脱水敏感性和安全含水量,促进板栗保鲜、保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油茶籽油品质控制及评价提供支撑,以纯油茶籽油和掺假油茶籽油(分别掺入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和高油酸花生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其脂肪酸组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测定其横向弛豫特性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偏最小二乘分析(PL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油茶籽油掺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5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LF-NMR横向弛豫特性数据存在显著区别;油茶籽油和其他4种植物油在PCA得分图上可清晰区分;PLS-DA模型可有效区分油茶籽油和掺假油茶籽油,判别正确率均可达100%;建立的油茶籽油中掺入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高油酸花生油的PLS定量预测模型,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 1、0.998 6、0.997 6、0.978 1。综上,GC和LF-NMR结合PCA、PLS-DA以及PL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油茶籽油掺假类别判定及掺假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核桃多肽的最佳制备方法,以酶法水解核桃蛋白为基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多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8 ℃、pH 6.8、酶添加量4%、底物浓度为2.4%时,核桃多肽的抗氧化活性最佳,此时DPPH清除率可达92.35%。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核桃雄花多肽酶解法制备工艺,该试验以响应面法对核桃雄花多肽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对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酶种类筛选及复配,以多肽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研究复合酶添加总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料比对核桃雄花多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核桃雄花蛋白的多肽得率的因素顺序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添加总量>液料比。核桃雄花的最优酶解工艺为液料比8∶1(mL/g)、复合酶添加总量51 500 U/g(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质量比为25∶6∶2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0 h,实际多肽得率达到30.00%。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贵州不同加工用途的核桃品种,对不同地区289份核桃样品的单果重、三径均值、出仁率、壳厚、粗脂肪和蛋白质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内褶壁、横膈膜和取仁难易评分共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不同地区核桃感官品质差异较大,但营养价值均较高,尤其在蛋白质含量方面。核桃取仁难易与内褶壁和横膈膜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0.061%,可用来代替9个感官品质性状指标。聚类分析将289份核桃聚为5类,Ⅰ类归为鲜食核桃,Ⅱ类归为仁用核桃,Ⅲ类归为油用核桃,Ⅳ类归为乳(粉)用核桃,Ⅴ类归为休闲坚果类核桃,据此拟定贵州核桃加工适宜性评价标准。该研究为贵州核桃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19,(1):234-23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核桃青皮中的胡桃醌含量,检测条件为:紫外检测器(HPLC-VWD),反相色谱柱Geminu 5U C18110A (250 mm×4. 6 mm,5μm),色谱柱温度30℃,流动相为甲醇(A)∶1%醋酸水溶液(B)=55∶45,流速0. 8 m L/min,总进样时间20 min,进样量10μL。结果显示,野核桃青皮中胡桃醌含量为0. 84 mg/g,高于本地泡核桃和云南泡核桃的胡桃醌含量;胡桃醌进样量在3~50μg/m 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2=0. 996 4),胡桃醌3个水平(5,10,15μg/m L)的回收率在80. 66%~109. 21%范围内,RSD <10%,方法便捷、稳定,适用于野核桃青皮中胡桃醌含量测定。抗菌活性研究表明,胡桃醌对马尾松溃疡病菌的EC50为102. 751 mg/L,对核桃枝枯病的EC50为112. 808 mg/L。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1):234-237
综述了国内外油田水配伍性实验原理及评价方法,包括静态配伍性实验和动态配伍性实验,并对比评价了各种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描述了垢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几种不配伍性导致的结垢趋势评价方法,分别是静态模拟实验法、动态模拟实验法、计算机预测法。最后展望了结垢趋势预测的最佳方式,需全面考虑热力学、流体力学以及结晶动力学等因素,注重水的结垢速率研究,从而开发更通用更准确的结垢预测模型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油茶籽采后鲜储过程中水分迁移及质构变化情况,本实验以黔产油茶籽为实验原料,运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探究鲜储过程中水分状态和分布规律,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监测油茶籽鲜储过程中的质构特性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在储藏期间水分含量不断下降,黔玉1号油茶籽水分含量由33.86%±3.03%(0 d)降至8.64%±0.24%(56 d),湘林210号油茶籽水分含量由53.03%±3.36%(0 d)降至10.73%±0.25%(56 d);种仁水分含量下降速率高于油茶籽;不易流动水在油茶籽中占比最高,储藏56 d时黔玉1号降至62.89%,湘林210号降至60.64%。新鲜油茶籽氢质子密度成像图光亮,随时间延长,局部水分流失较快,图像逐渐接近背景色。储藏期间,油茶籽破裂力、硬度不断下降,种仁破裂力、硬度曲折变化;种仁弹性逐渐丧失;黔玉1号种仁内聚性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
贵州优质构树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析贵州优质构树的主要营养成分特点,通过对当地构树种子和果浆进行理化分析,同时开展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测定。结果表明:构树种子、果浆及果酒富含前花青素;果浆中富含多糖、VC等有效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种类丰富,含量均衡;原浆中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丰富,As、Hg、Cr等重金属未检出或少量存在,而Pb含量超出国家相关标准。因此针对构树果浆重金属含量超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