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精准相温结合微环境气调(mMA)贮藏下杨梅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贮藏效果的关系。方法将杨梅果实分别于0℃下预冷24 h后,装在气调箱内,并贮藏于冷藏、冰温库和相温库中,每隔5 d使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2种技术对杨梅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从而分析杨梅的主要整体气味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并评判杨梅的贮藏效果。结果电子鼻能够有效区分同一贮藏期不同贮藏方式的杨梅,表明不同贮藏方式下杨梅的整体气味差异明显;GC-MS结果表明,杨梅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是醛类、醇类和烯烃类,这与电子鼻LA分析的结论相类似。杨梅最主要的风味物质醛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精准相温组中醛类物质损失平均速率相对较慢,且最终相对含量(峰面积百分比)较高,约为最初的53%,可以作为评价杨梅贮藏品质的依据之一。结论精准相温结合微环境气调贮藏杨梅的效果明显优于另外2种方式,且电子鼻和GC-MS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杨梅贮藏时期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野生荠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微波干燥工艺对野生荠菜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120 W、240 W、360 W、480W、600 W和700 W微波功率干燥野生荠菜,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同微波干燥功率的荠菜样品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导致荠菜鲜样中的特征醇类化合物如叶醇、反式-2-己烯-1-醇、2,6-二甲基环己醇等的含量大大降低,醛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总体略有下降,但异戊醛、(E)-2-戊烯醛、正辛醛和苯乙醛含量增加;亚硝酸异戊酯和2-甲基-戊酸乙酯的含量增加;新增酸类如: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酸、己酸、辛酸等,苯乙烯、环十四烷等烃类化合物消失。品质试验表明,480W干燥条件下荠菜干制品感官品质较好,叶绿素和Vc的保留率分别高达67.14%和71.20%,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种类最多,挥发性物质保留率高达93.68%,其中醇类和醛类物质的保留率均较高,β-紫罗兰酮的保留率高达84.2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