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8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复合纤维素酶Celluclast 1.5L和内切纤维素酶Novozym 476等分别对漂白针叶木纤维进行了水解实验.通过对比两种酶的酶活力大小以及水解后纤维得率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了两种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纤维的能力大小.其结果显示:纤维素酶Celluclast 1.5L具有较高的滤纸酶活,而纤维素酶Novozym 476具有较高的CMC酶活.经纤维素酶Celluclast 1.5L水解处理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或酶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得率急速下降,当酶用量为20.0FPU/g、水解时间为2h时,纤维得率约为81%;当酶用量为10.0FPU/g、水解时间为48h时,纤维得率仅为55.34%,这说明纤维素酶Celluclast 1.5L对纤维素具有很强的水解作用,它不仅可以作用于纤维素的无定形区,同时也可以作用于纤维素的结晶区.纤维素酶Novozym 476亦能使纤维素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但催化水解能力远低于纤维素酶Celluclast 1.5L,当Novozym 476用量为50.0CMCU/g时,仅有5%左右的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老鹳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结合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品化合物,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在原来分离的基础上又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琥珀酸(7)、山奈酚(8)、胡萝卜苷(9)、山奈酚-3,7-O-α-L-鼠李糖苷(10),其中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为太白山老鹳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出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氧化叔胺(OADO)稠化剂.研究了冰乙酸、氯化铵添加量对OADO稠化性能的影响,检测了压裂液的耐温性、耐剪切性、悬砂性、耐酸碱性和破胶性.结果表明,m(氯化铵)∶m(冰乙酸)∶m(OADO)∶m(水)为0.5∶1∶1.5∶100时,压裂液pH值为6.0,粘度可达到82mPa·s,70℃时可有效悬砂,剪切60min后粘度仍大于25mPa·s,当压裂液中煤油含量大于0.8%时,120min内可完全破胶.  相似文献   
4.
李茜  李彬  朱雪丹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12):2439-2441,2467
分析了碱回收蒸发工段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从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等方面对碱回收蒸发工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采取软测量的方法测量黑液浓度,提出黑液浓度-压力串级控制方法;根据工艺要求设计出一种新型的DCS控制方法,它是由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400系列PLC连接ET200系列的分布式I/O系统及标准伺服控制系统组成的DP控制网络,通过相应的智能仪表及阀门对现场信号进行采集和控制;由此对碱回收蒸发工段实施集散控制的优化控制法案;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在江苏甲乙粘胶公司生产线上投用,各种控制性指标能够很好地满足公司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将天然虎杖提取物(PCSZ)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复合,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通过分子模拟阐明了PCSZ,KH–550与PBS间的界面作用,探讨了界面作用对PBS/PCSZ,PBS/KH–550改性PCSZ(PCSZ+K)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Z只与PBS进行了共混,偶联剂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时,其乙氧基发生了水解。分子模拟表明提取物与PBS能够形成C=O…H—O;而偶联剂与提取物之间首先形成H—O…H—O,再通过偶联剂有机官能团—NH2与PBS形成静电吸附,同时未与偶联剂作用的提取物仍可与PBS形成C=O…H—O,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PBS/PCSZ+K复合材料的混合能和Huggins参数相对于PBS/PCSZ复合材料更低,其相容性更好,使得PBS/PCSZ+K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拉伸性能、疏水性均较PBS/PCSZ复合材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引发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形成自由基,进而与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类单体接枝共聚合成KH560改性的醋丁纤维素水性乳液。考察了KH560质量分数和AA质量分数(占单体总质量)对涂层及其乳液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动态机械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w(KH560)=7.5%、w(AA)=26.8%时,所得乳液呈乳白色且泛蓝光,单体转化率为91.9%,平均粒径为347 nm,能自然存放超过3个月,涂膜吸水率为7.69%,抗拉强度为13.6 MPa,撕裂伸长率为306%,改性后的树脂综合了CAB、丙烯酸酯和KH560的三重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工业上合成 α-硝基萘仍然采用传统的混酸硝化法,然而该方法存在区域选择性不高、官能团耐受性差、产生过量酸性废液以及后处理费用高等诸多局限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生产成本的提高,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鉴于 α-硝基萘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浸渍-焙烧-还原等步骤设计合成一系列负载型铜催化剂,实现了萘向 α-硝基萘的高效、经济、绿色的催化转化。其中,以ZSM-5等为载体合成的催化剂Cu/ZSM-5催化效果最好,以较高的分离产率(高达95%)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α-∶β-)>(98∶2)]得到了目标产物α-硝基萘,而且在重复使用4次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娄瑞  刘钰  田杰  张亚男 《化工进展》2022,41(6):3170-3177
基于绿色低共熔溶剂(DES)高效分离麦草生物质组分以制备纳米木质素(LNP),本文采用化学活化法并进一步热解炭化制备纳米木质素基多孔炭(LNPC)。借助SEM、Raman、BET-物理吸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锌系活化剂及热解炭化温度(600℃、700℃、800℃)对LNPC的结构特征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LNP直接热解炭化后纳米碳粒子的极易团聚,经锌化物活化后所制备的LNPC表现出更好的分散性和多级孔道形貌结构。尤其,以ZnCO3活化后制备的LNPC-ZnCO3-800具有更突出的性能,较高石墨化程度(ID/IG为0.68)、较高BET比表面积(679m2/g)、高介孔率(86.7%)、均匀纳米碳粒子构成的介孔结构。此外,以LNPC-ZnCO3-800制备的工作电极,在0.5A/g时的比电容可达179F/g,与直接热解炭化的LNPC-800(64F/g)相比,其比电容的容量提高了180%。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2):2886-2889
通过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了低界面张力驱油用HW-2表活剂体系。对HW-2表活剂体系的界面张力、岩心吸附、油水乳化等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饱和油的储层岩石进行驱替实验。结果表明,HW-2具有优良的耐盐、耐温性能。矿化度为80 000 mg/L的盐水条件下,原油和航空煤油质量比为6∶4时,配制HW-2浓度1.0 g/L,测得油水界面张力为1.732×10(-3)mN/m;配制HW-2浓度3.0 g/L,测得油水界面张力为4.7×10(-3)mN/m;配制HW-2浓度3.0 g/L,测得油水界面张力为4.7×10(-4)mN/m。通过驱油实验数据分析可知,HW-2能有效提高驱油效率11.5%,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N-苯基甘氨酸乙酯为反应底物,合成了10种二氢喹唑啉类化合物,并通过1H NMR、1H NMR、(13)C NMR以及HRMS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溶剂DMSO,催化剂纳米氧化铜,温度90℃,反应时间12 h。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率高、催化剂纳米氧化铜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