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利用两种来源不同的漆酶对废新闻纸进行脱墨研究,分析其脱墨效果并进行对比,得出1号漆酶能获得更优的脱墨效果.最佳的脱墨工艺为:首先预浸泡废新闻纸2h(温度40℃,pH值7.0,漆酶用量20IU/g),然后加入一定量脱墨剂碎解25min,最后浮选15min.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漂白浆的白度达58.1%ISO,裂断长2.31km,撕裂指数为7.33 mN·m2·g-1,ERIC为332.1mg·kg-1,尘埃度(PPM)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52.
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碳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优良、耐高温等优点,在催化剂载体、电容器及吸附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的碳气凝胶相比,生物质基碳气凝胶具有前驱体环保可再生的优势,可为生物质高值化、功能化利用提供新思路。本文在简单介绍生物质基碳气凝胶制备过程(包括溶胶-凝胶化、干燥、炭化)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3类来自不同生物质前驱体(植物纤维素、细菌纤维素和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植物本身)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并对碳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在催化剂载体、吸附材料、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生物质基碳气凝胶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3.
将固着剂聚胺(PA)、助留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单独以及协同处理旧报纸脱墨浆,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FBRM)考察浆料中残余胶体粒子的数量、尺寸及其分布,探讨固着剂与助留剂单独及协同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胶体聚集现象。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PA单独处理纸浆时,会产生部分不能固着于纤维或被纤维网络截留的胶体聚集体;CPAM单独处理纸浆时,其电荷容易被DCS中和,导致其降低纸浆胶体粒子数量的效果明显下降,但并不产生胶体聚集体;PA-CPAM协同处理纸浆时,CPAM能将PA预处理纸浆时产生的部分胶体聚集体进一步固着到纤维上,达到更好的降低胶体粒子数量的效果,且不产生更大的胶体聚集体。  相似文献   
54.
段林娟  段燕  马巍  李群 《中国造纸》2020,39(1):9-16
以溶解浆为原料,采用催化剂预加载Fenton氧化协同高压均质法制备微纤化纤维素(MFC)。探讨了过氧化氢用量、催化剂七水硫酸亚铁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氧化效率的影响,并对氧化后纤维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变化及MFC微观结构、结晶度、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预加载Fenton氧化法可显著提高氧化纤维中的羧基和醛基含量,降低纤维素聚合度和Zeta电位,增大纤维之间的静电斥力,利于后续的均质处理。在浆浓25%、过氧化氢用量0.15 g/g浆、七水硫酸亚铁用量1.5 g、pH值3、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20 min条件下,氧化纤维中羧基和醛基含量分别为85.43μmol/g和57.32μmol/g,聚合度为154,Zeta电位为?34.72 m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Fenton氧化纤维成功制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表明MFC尺寸分布比较均匀,直径在200nm左右,结晶度为81.3%,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5.
利用Fenton试剂预处理溶解浆原料,高压均质后获得Fenton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Fenton Cellulose Nanofiber, F-CNF),随后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F-CNF添加量为1%~20%的F-CNF/PVA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万能力学实验机、溶胀实验、热重分析仪(TGA)等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变化、力学性能、吸水溶胀性、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F-CNF与PVA分子间产生了大量的氢键缔合并发生了缩醛反应,两者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F-CNF可在PVA基质中均匀分散;添加F-CNF后,显著提高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了复合膜的吸水溶胀率,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当F-CNF添加量为15%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65.27 MPa,弹性模量为1460.32 MPa,与PVA膜相比,分别增加了217.77%和830.69%。  相似文献   
56.
硫酸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的水解残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一些未充分水解的纤维素片段以及以单体和寡聚形式存在的糖,直接丢弃不仅会污染环境,更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通过向水解残液中加入硫酸(质量分数80%)的方法,调节水解残液中的硫酸浓度,并通过水浴加热使残液中未充分水解的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然后用阴离子交换膜将水解残液中的硫酸和葡萄糖分离,再将分离后的液体用旋转蒸发仪浓缩,以提高硫酸和葡萄糖的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水解残液中硫酸质量分数为56%,在45℃水浴中反应3 h,水解残液中葡萄糖含量达到最大值13.73 g/L;处理后的水解残液通过2次阴离子交换膜过滤,硫酸的回收率达到90.31%,浓缩可得到10.06 mol/L的浓硫酸和36 g/L的葡萄糖溶液。回收得到的硫酸和副产品葡萄糖溶液可分别用于CNC的制备和用作生物发酵的碳源。  相似文献   
57.
丝光浆对空气滤纸原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温条件下,对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进行丝光化处理,探讨了碱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纸浆聚合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丝光浆与针叶木浆的配比、针叶木浆的打浆度、增强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压榨和干燥方式对空气滤纸原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液浓度190 g/L、处理时间45 min时,获得的丝光浆具有较高的聚合度;另外,当丝光浆用量为50%、针叶木浆的打浆度为22°SR、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为0.06%时,所抄空气滤纸原纸经压榨干燥后,其透气度高于100 μm/(Pa·s),优于行业标准QB/T 4031—2010阻燃性汽车空气滤纸要求。  相似文献   
58.
采用沉淀结晶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使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在线实时监测了其沉淀结晶过程,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以松香酸为模型物,研究了水滑石对树脂的吸附动力学曲线,根据吸附动力学模型解释了水滑石对树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二次成核是水滑石结晶的主要过程,6 h的老化时间即可获得较高的结晶度。HR-TEM证实了该方法合成的水滑石结晶状况良好且具有典型的层片状结构,焙烧后层状结构消失,形成无定形和多孔结构,增加了单位比表面积,吸附效果更好。焙烧水滑石对于松香酸的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整个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9.
以Cr(Ⅵ)离子吸附效果为目标,对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污泥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改性效果对比,确定了HNO3改性方法,并对其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10 mol/L的HNO3作为改性剂、炭酸比1∶15(m∶V)、改性2.0 h。改性后活性炭用于废水吸附以去除Cr(Ⅵ)离子,在改性活性炭用量为5.00 g/L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3.9%和25.17 mg/g,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吸附量提高了140.3%。改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543.92 mg/g和103.5 mg/g,碘吸附值提高了28.9%,而亚甲基蓝吸附值略有降低。N2吸附 脱附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HNO3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从715.576 m2/g增至1020.161 m2/g,增大了42.6%;总孔容由0.353 cm3/g增长到0.608 cm3/g,提高了72.4%;中孔孔容由0.344 cm3/g增长到0.393 cm3/g,增长了14.2%。结果表明,HNO3改性可大幅提升脱墨污泥活性炭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及其相关的复合材料用作生物质基3D打印材料在医学、纺织品、食品、导电材料、智能材料等几个热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CNF在生物质基3D打印材料中的作用与功能.最后,对CN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纳米材料在生物质基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