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146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99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AgNO_3、KBr、Na_2HPO_4和碳球(CSs)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AgBr-Ag_3PO_4-CSs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吸收范围及价态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和苯酚对复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CSs为载体,将AgBr和Ag_3PO_4负载在CSs上,当n(AgBr):n(Ag_3PO_4)=4:100时,所得的4%AgBr-Ag_3PO_4-CSs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效果最佳,可见光照5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9.3%;光照60 min时,降解率达到99.5%,几乎降解完全。对苯酚也具有超强的降解能力,捕获剂实验表明空穴为主要活性物种,并且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时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曾湘楚  张光华  张万斌  武哲 《精细化工》2021,38(7):1486-1493
以乙醇为溶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丙烯酸十八酯为长链疏水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丙烯酸酯环保胶黏剂.通过1HNMR,FTIR,GPC,SEM,TGA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交联单体和疏水单体的用量以及硬软单体物质的量比对聚合物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80℃,交联单体含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下同),硬软单体物质的量比为2:1时,聚合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6×105,热分解温度为309.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5.2℃,胶膜硬度达到4H.疏水单体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膜的拉伸强度和疏水性能,与没加疏水单体相比,加入3%疏水单体后,胶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84.2%,达到0.79 MPa;水接触角提高219.5%,达到78.6°.制备的环保型胶黏剂可用于含沙土壤的固化以及沙画、沙瓶画和浮雕画的固定等.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醚的特点、制备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纤维素醚的种类、制备方法、性能和特点,以及纤维素醚在石油、建筑、造纸、纺织、医药、食品、光电材料及日化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纤维素醚类衍生物的新品种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羟丙基壳聚糖(HPCS)、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合成三元高分子共聚物(HPCS-AM-DAC)。采用FTIR、1HNMR、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硝酸铈铵用量、单体滴加时间及DAC用量对产物阳离子度及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为25 mL、丙烯酰胺为2 g、HPCS为1 g、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7%(以HPCS质量为基准,下同)、单体滴加时间为35min、DAC为3.5g的条件下,产物的阳离子度和特性黏数均达到较佳值,分别为63.01%和468.81mL/g。采用壳聚糖(CTS)、HPCS、HPCS-AM-DAC及市售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絮凝体系pH、不同絮凝产品投加量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浊度为200NTU的高岭土模拟废水中,HPCS-AM-DAC絮凝的适宜pH为2~6,适宜投加量为2~5 mg/L,在该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5.
来水利  张昭  王花 《精细化工》2021,38(2):310-316
以氯代1-氨甲酰甲基-3-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CmVIM]Cl)和四丁基氯化铵(TBAC)为溶剂,溶解微晶纤维素(MCC),加入不同阻燃剂三聚氰胺磷酸酯(MP)、聚磷酸铵(APP)、纳米二氧化硅(SiO2),制得了阻燃纤维素复合材料.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MCC的溶解过程,并利用FTIR、XRD、TGA和SEM对再生MCC的结构、结晶度、热稳定性和形貌变化进行了表征.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对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溶解温度为90℃,TBAC用量为[CmVIM]Cl质量的8%时,MCC的溶解率达6.3%,聚合度降至505;与原MCC相比,再生MCC结晶度指数由74.0%降至46.4%,初始热分解温度由310℃降至262℃,最大失重速率由2.6%/min降至1.4%/min.MCC表面由光滑平整的棒状结构转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结构.当MP、APP、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10%时,阻燃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升至33.5%,垂直燃烧等级为Ⅴ-0.  相似文献   
6.
以麦草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和洗涤废液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乙醇、糠醛及木素的回收工艺,考察了实验馏分、酒精度、pH值、能耗等影响因素,得出蒸馏乙醇最佳温度为80℃.实验发现:乙醇回收,以蒸馏为主,蒸馏回收的乙醇能够满足循环使用对乙醇浓度的要求,也可作为热置换洗涤液;保温60 min,废液中的木素含量达到饱和;废液中木素含量对回收乙醇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蒸煮废液中糖类物质浓度增大,糠醛含量上升,90 min后,糠醛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了纤维筛分分级制取细小纤维试样,对比探讨了DDJ和SWECO圆形振动筛两种细小纤维筛分的特性,并且与标准纤维进行配抄,研究了不同细小纤维添加量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WECO细小纤维收益率明显高于DDJ细小纤维;DDJ细小纤维具有较高的表面电荷,而SWECO细小纤维具有较高的粘度、比沉降容积;与DDJ细小纤维相比,SWECO细小纤维更能减少纸张的松厚度和透气度,增强纸张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含氟苯丙乳液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以钛酸丁酯(TBT)、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有机硅溶胶(TS),并将其与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及其他丙烯酸类功能单体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半连续加料法及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一种TiO2/有机硅溶胶改性的含氟苯丙乳液(TS-BHSAG)。探讨了不同TS含量对乳液转化率的影响,利用FTIR、纳米粒度仪、稳定性分析仪、XPS、XRD、SEM、AFM、TGA表征研究了乳液及乳胶膜的结构组成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当TS含量逐渐增加时,乳液转化率及稳定性呈持续下降趋势;随着TS含量增加,乳液平均粒径从55.58 nm增至106.16 nm; FTIR及XPS结果显示,TS-BHSAG乳胶膜中形成了Si-O-Si、Si-O-Ti、CF2键,证实TS被初步合成,且其与G04一起被引入聚合物中;XRD结果表明,TS是以无定形相分散于丙烯酸树脂基体中;通过SEM与AFM观察到,TS纳米粒...  相似文献   
9.
传统方法生产透明纸对浆料种类限制大,对生产设备要求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透明剂的添加为改良现有工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研究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物作为透明剂,对纸张浸渍处理,探究浸渍条件对纸张透明度以及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透明剂固含量为30%,浸渍温度为40℃,浸渍时间为10s时,针叶木浆纸的透明度可以达到78%,提高了58%,平滑度也大幅提高,弹性模量提高到6.18 MPa,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体作为透明剂可明显改善纸张透明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4-溴-1,8-萘酐为原料,依次与乙醇胺,乙醇钠反应,合成出小分子的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随后对其进行阳离子化,制备出阳离子化的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分析了合成产物对纸张的返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经过36h的紫外老化后,涂有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和阳离子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的纸张白度分别比空白纸少降低了1.60ISO和2.08ISO.结果表明,阳离子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具有抑制纸张返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