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6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2年   2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6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采用ABAQUS材料子程序和基于的接触粘接界面建立3种粘接结构模型,研究了粘接层内的不同气泡缺陷形式(气泡大小、位置及数量)对不同粘接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接结构及搭接结构的拉力峰值与气泡尺寸成反比,气泡位置对粘接结构强度影响较小;气泡总面积一定时,气泡数量对对接结构强度影响有限,但搭接结构强度随气泡数量的增加而增强;气泡的存在导致双臂梁结构拉力-位移曲线波动,波动次数与气泡数量一致,并与气泡的位置相对应,而且波动随失效扩展的继续而减弱。  相似文献   
202.
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提出了根据模型参数和过程输入输出值直接计算未来时间的闭环预测值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新算法.在新算法中无需显式求解Diophantine方程,仅需要使用矢量相加减、点乘和移位运算等基本算子,易于在PLC中实现.新算法只需要存储未来时刻的闭环预测值及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存储数据较现有方法明显减少.利用GPC模型导出了与DMC相似的闭环预测式,可以利用GPC算法的在线模型辨识功能计算DMC算法的闭环观测值及阶跃响应曲线,将这两种方法融合起来,使DMC算法也具备在线修正过程模型的能力.通过例子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3.
本文对所研究的催化环氧化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性质的有关分析,采用Joback基因贡献法估算了反应体系中相关组分的恒压热容、生成热和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基础数据,并计算了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其工业化生产过程的设计提供了相关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4.
花生壳对水中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天然花生壳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中性红(NR)和孔雀石绿(MG)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盐浓度、振荡时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初始浓度增大以及盐浓度的降低,花生壳对3种染料的吸附率增大.亚甲基蓝、中性红和孔雀石绿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花生壳对3种染料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相同条件下对3种染料的吸附强弱为NRMGMB.  相似文献   
205.
以低速轴流风扇的弯掠叶片为对象,通过气动声学试验,获得了不同运行工况下声压级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叶片周向弯曲方向对低速轴流风扇气动噪声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速轴流风扇尾迹宽度的径向分布规律受叶片弯曲方向的影响不大,即叶轮尾迹宽度沿径向都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与后弯叶片相比,前弯叶片的降噪性能更强.  相似文献   
206.
发展干法铀纯化工艺对我国核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一直受基础热力学数据缺失的限制。因分子模拟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的预测特性,为解决以上挑战提供了机遇。本文归纳总结了分子模拟计算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多种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模拟计算中不同力场和势能函数的发展情况和优势/缺陷,指明了对氟化物体系的适用性。随后,综述了氟化物热力学性质的分子模拟进展,分析并评价了力场与势能函数选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表明与温度相关的分子间势能函数(TDIP)在第二维里系数、黏度和气液共存性质等的模拟中展现的较高模拟效率和准确性。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尚有很多基础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最后对分子模拟方法在氟化物热力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工艺设计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7.
考察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稳定性良好,在28%质量浓度范围内为均匀透明的溶液;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m(CAB-35)∶m(AEC-9)=8∶2时,临界胶束浓度为最小值52.95 mg/L,最小表面张力26.4 mN/m,表面的饱和吸附量达到最大(7.19×10(-6)mol/m(-6)mol/m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18)m(-18)m2)。在此比例下,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同时发泡能力、稳泡性和润湿性也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208.
在直径35 mm、高度2 mm光学可视的定容燃烧腔内,实验研究了常温常压静止乙烷/空气、丙烷/空气和正丁烷/空气预混气在燃烧腔中心由电火花点燃后向外传播的火焰传播特性。结果表明:3种燃料空气混合气可形成火焰传播的当量比范围不同,范围由大到小排序为乙烷>丙烷>正丁烷;3种燃料均存在由光滑火焰面向褶皱火焰面转变的传播形态;在微型定容燃烧腔内,3种燃料的火焰传播速度均低于常规尺度下定容燃烧弹内火焰传播速度,且火焰传播速度随半径增加而减小;随着当量比增加,火焰锋面容易出现褶皱和断裂现象,在高当量比情况下,火焰传播会出现短暂停滞。  相似文献   
209.
为提高干玉米秸秆的可生化性,文章参考强化微生物微贮原理,探讨接种复合乳酸菌对干玉米秸秆微贮品质的影响。以干玉米秸秆为原料,接种复合微生物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微贮料的成分变化,以确定微贮指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贮料的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并考察秸秆微贮前后的微观变化及产乙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微贮料中的乳杆菌属是优势菌,厌氧发酵4周后,乳酸含量达到4.30%左右,p H值降低至4.22,微贮过程趋于稳定,这些都是微贮结束的指标;微贮料表面布满塌陷的孔洞,增加了酶或微生物的可及性;水洗后的微贮料利用酿酒酵母发酵56 h后,乙醇浓度达到32.76 g/L,乙醇转化率为57.21%。  相似文献   
210.
目前农作物秸秆主要通过水利碎浆机进行洗涤,具有功耗大、洗涤效果不好等缺点。本试验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秸秆洗涤装置,并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对新型秸秆洗涤装置进行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单因素搅拌转速、进水量以及进料速度对小麦秸秆含水量、洗涤机除杂率和洗涤装置单位产量功耗的影响。根据单因素的试验结果,对洗涤装置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洗涤装置单位产量功耗最小的操作条件为:搅拌转速9.5r/min,进水量1.35倍于饱和进水量,进料速度1400kg/h。在此条件下对小麦秸秆进行洗涤,既能满足小麦秸秆含水量和洗涤机除杂率要求,又能使单位产量功耗最小,洗涤装置的综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