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1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55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947篇
水利工程   297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新疆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奎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流域健康评价时空尺度的基础上,提出涵盖流域水资源健康、涉水生态环境健康、社会经济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组合赋权与协调发展度的流域健康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现状年(2015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分区有:子区1、子区2、子区3、子区6,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419、0.404、0.408、0.401,协调发展类型为临界协调发展;处于不健康状态的分区有:子区4和子区5,综合评价指数为0.358和0.343,协调发展类型属于中度不协调衰退型。  相似文献   
12.
在夏季高温气候沥青混凝土心墙连续多层施工时,为减少等待结合面温度降至规范要求上限值90℃的时间,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结合面温度提高后心墙连续两层铺筑的情况,分别研究了结合面温度在90℃、100℃、110℃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性和变形情况,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论证。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心墙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降至100℃时,上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为2.88%,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侧向应变值为2.78%;结合面温度为110℃时,上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为3.85%,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侧向应变值为4.00%。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结合面温度为100℃时的上层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沥青混凝土心墙连续多层碾压时,结合面温度提高至100℃的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适宜多砾石砂土浅埋式滴灌苜蓿的灌溉制度, 试验设定 5 种灌水定额( 22. 5、 30.0、 37.5、 45.0 和 52.5 mm) 并以地面灌为对照组( CK) , 研究灌水定额对浅埋式滴灌苜蓿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灌水定额下各茬苜蓿的耗水强度为第 2 茬> 第 1 茬> 第 3 茬, 且均在孕蕾期达到峰值。各茬苜蓿的总耗水量表现为第 2 茬> 第 3 茬> 第 1 茬, 且耗水量分别在分枝期、初花期及孕蕾期最高。灌水定额大于 45.0 mm 时, 耗水强度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与地面灌( CK) 相近。45.0 mm 灌水定额与地面灌( CK) 间的耗水量差异不显著( P < 0.05) 。高灌水定 额( 45.0、52.5 mm) 与地面灌( CK) 之间的总耗水量、总产量以及总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 与低灌水定额( 22.5、 30.0、37.5 mm) 差异显著( P < 0.05) , 且各茬苜蓿此三项指标的差异性一致。总产量与总水分利用效率在灌水定额 为 45.0 mm 处达到最大, 与地面灌( CK) 相比分别增加了 9.05% 、14.54% 。选用 45.0 mm 灌水定额和 54.0 mm 灌溉定额作为多砾石砂土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超高产大豆"中黄35"和新大豆"10号"2个品种为对象,采用NBT光化还原法、碘量法、考马斯亮蓝法,愈创木酚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丙酮法等多种方法,对大豆材料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AD)浓度、叶绿素(总)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化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测定。结果表明: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在2个大豆品种中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在叶片生长后期下降较为缓慢,但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却有不同。超高产大豆"中黄35"号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高于一般产量大豆品种——"新大豆10号",说明"中黄35号"的光合能力和细胞防御活性氧毒害的能力更强,其产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新疆2001—2013年科学与实验研究投入数据的统计,并且对新疆与全国的科研经费、科研投入强度、科研产出等方面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发现新疆科研投入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经费融资渠道、加大政府科研投入力度、保护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对三江平原及各分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7个县市中,七台河市与穆棱市水资源承载力为Ⅱ级,处于"较好"水平,鸡西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与依兰县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疆汉水泉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汉水泉地区为研究区,依据其水文地质条件,将其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库木苏洼地和汉水泉洼地,采集该地区39组地下水水样,研究该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背景值。采用格鲁布斯检验法剔除采集样本中的异常数据,库木苏洼地剔除异常指标1个,汉水泉洼地剔除异常指标13个。采用夏皮洛—威尔克检验法判断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频数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库木苏洼地和汉水泉洼地以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居多,偏态分布较少。通过对整个汉水泉地区地下水组分含量的分析,得出汉水泉地区地下水环境的背景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微量元素的检出率不高,表示其受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系统利用校园网资源为载体,结合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网络上辅助教学功能,从而不但为学生上课前预习,下课后复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变换的开都河径流量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都河大山口站1956—2006年的年径流量资料为例,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其水文序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开都河2006年以后的年径流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开都河存在6 a、10 a、15 a和38 a等4个主周期,其中38 a和10 a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主周期;2006年后的未来几年内开都河将处于偏枯期。  相似文献   
20.
垂直螺旋管道内单颗粒悬浮运动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速摄影方法拍摄记录垂直矩形螺旋管道内单颗粒的悬浮运动,采用捕捉试验中颗粒运动轨迹的方法,获得其运动参数,并分析颗粒受力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水流的角速度对颗粒运动有较大的影响;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主要是受有效重力、阻力和旋转科氏力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颗粒所受的旋转科氏力与离心力满足抛物线的关系,旋转科氏力比离心力大2~3个数量级;在小尺度低速度旋转流中,颗粒所受的旋转科氏力所占比例较大,在受力分析中不应被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