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1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55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62篇
轻工业   947篇
水利工程   297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索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研究长距离倒虹吸水头损失的准确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的水气两相流VOF法,采用三维标准k-ε模型对长距离倒虹吸水头损失进行模拟计算。计算中考虑壁面粗糙程度,设置不同的粗糙度模拟小洼槽倒虹吸水头损失,从而得到玻璃钢管材粗糙度范围。对比较大流量下水头损失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表明通过设置粗糙度模拟长距离倒虹吸水头损失的方法可行,但网格划分对结果的影响大小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在气候干燥、风沙危害严重的塔里木盆地腹地———阿克苏市研究枣棉间作对棉花的生态环境因子及产量的影响,揭示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枣棉间作系统中光照、空气温湿度、风速等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及水平分布特征,探讨间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分析枣棉间作系统的经济收益.2010年,在枣棉共生期间,使用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和KS4000手持气象站观测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子,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观测光合辐射,棉花采收前进行测产.间作系统的日平均光照为71.78%;光合有效辐射方面表现为距离枣树越远越高,反之则越低,大小关系为:W-165cm〉E-155cm〉W-105cm〉E-95cm;间作系统的日平均气温降低2.7℃,地表温度平均比对照棉田降低4.3℃,空气相对温度高3.0%,土壤水分含量高3.13%~3.62%;间作系统的防风效能达到38.6%;对棉花有一定的减产,但并不明显.枣棉间作作为新疆特有的果农间作模式之一,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势,为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以及枣农间作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在以往的专题图制图过程中,专题数据准备工作往往由人工完成,从多源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专题知识以及异构数据的专题语义转换问题成为提高专题制图效率的瓶颈所在。鉴于此,以陆上交通数据为例,利用多源地理空间数据混合本体,通过本体-数据集-专题本体-专题数据集中的概念映射、数据映射等过程,完成专题信息融合以及异构数据下语义的统一与转换。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明梭锥管快速分离水沙两相流的机理,分别对梭锥管和普通装置进行了静水和动水沉降试验,获得了不同采样点的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装置相比,梭锥管内完成泥沙沉降所需的时间约为普通装置的67%;梭锥管内沉降面积相等的各采样点含沙量均随沉降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且在相同时段各采样点的含沙量基本相等,与采样点的位置无关;梭锥管内布置锥圈后,缩短了泥沙的垂直沉降距离和沉降时间,并且沉降到锥圈上的泥沙能快速汇集到浑水通道,达到了快速分离水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利用VOF法追踪自由水面对阿拉沟水库溢洪道设计和校核工况下水面线、断面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并将两种工况下水流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面线实测值与计算值二者吻合良好,各断面平均流速实测值与计算值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因此采用数值模拟能够反映不同工况条件下溢洪道的水流特性,可为溢洪道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土中含盐量影响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细粒土中总盐含量及不同离子含量(硫酸盐和氯盐)对认识土的界限含水率的影响规律有重要意义。人工配制不同含盐量、不同离子含量的土样,测定土的界限含水率,并运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含盐量对土的界限含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氯化钠时,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的液、塑限均有下降;加硫酸钠时,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的液、塑限均有上升,体积发生变化,出现膨胀现象;各加一半时,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的液限明显下降,塑限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7.
针对气提式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某中学学生住宿区的生活污水为原水,结合概率与统计学中的正交试验原理,分析论证了水温,气水比,水力负荷对考察指标COD去除率的影响显著性。结果表明,水温在20℃时,处理效果相对较好,最佳气水比和水力负荷分别为16∶1和5.0 m3/d,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和56%,且出水COD、氨氮等指标均达到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为保证骨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及心墙的安全可靠性,沥青混凝土骨料多采用碱性岩石破碎的人工碎石,当采用天然砾石骨料配置沥青混凝土时,材料的配合比及水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采用广泛分布于新疆的天然砂砾料作为原材料,进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当丁朴荣公式中沥青含量为8.3%~8.6%、填料用量为10%~14%、级配指数0.33或0.34时,采用天然砂砾料配置的沥青混凝土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同时也符合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39.
通过两种试验方法测定对苯板与粗砂的摩擦角.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定仪时,随着粗砂含水率的增加,摩擦角、粘聚力的变化规律不强,且苯板产生了变形;采用非散粒体材料摩擦角测定仪时,随着粗砂含水率增加,摩擦角基本不变,规律性较好.非散粒体材料摩擦角测定仪优于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定仪.  相似文献   
40.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国内外少有涉及.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规律,开展了不同矿化度(3、30、100、250 g/L)潜水蒸发试验,着重分析不同处理潜水累积蒸发动态、日间蒸发动态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潜水累积蒸发量与时长、土壤剖面积盐量与矿化度均显著线性正相关;潜水蒸发相对于EΦ20水面蒸发变化存在明显滞后;水面与潜水蒸发动态均表现为夜间变化强烈,不同矿化度潜水平均夜间蒸发量占日蒸发较大份额,除3 g/L处理外,均达60%左右.高盐度潜水蒸发过程对土质的影响呈非线性且非单一方向;夜间潜水蒸发的驱动因素为白天大气蒸发能力的延迟驱动及夜间水汽凝结产生的负压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