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提高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对火电厂废气的处理效率,将传统的纯水液相替换成NaOH溶液。通过观测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和发射光谱,研究加入NaOH对滑动弧放电的电气特性和光学特性的影响。选取SO_2作为待处理废气,对比分析NaOH溶液、纯水液相下SO_2的去除率以及产物浓度随处理时间、气体流速的变化情况,以及NaOH溶液浓度对SO_2去除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NaOH溶液代替纯水液相增强了气液两相放电强度,电离出更为大量的OH自由基;同时,NaOH的加入使SO_2的去除率提高了5%~7%,产物中的SO3含量较纯水液相时降低了50%左右。  相似文献   
2.
降雨径流关系是工程水文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问题,利用Copula函数在捕捉多变量间相依结构的灵活性这一优点,引入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构建流域降雨-径流联合分布,诊断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异。以泾河流域为例,确定了降雨、径流分别服从Gumbel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Copula函数检验结果表明,泾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异发生在1996年,并以降雨-径流关系变异点为分割点,将降雨、径流序列分割为1960~1996与1997~2010年两个阶段,分析表明两个时段降雨-径流关系发生较大变化,相同降雨情况下1997~2010年产流量相对1960~1996年减小30%以上,年降水量越小,产流量减小幅度越大,当年降水量为500mm时,减小幅度达到37.59%,并结合人类活动对照等分析,验证了Copula函数诊断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异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MIKE SHE模型在灞河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灞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依据该流域水文气象1990-2010年实测资料,采用MIKE SHE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研究,利用Arc Gis等技术建立了模型数据库,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使用多目标(均方根平方误差、模型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对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年径流模拟效果比较好,MIKE SHE模型在灞河流域的适用性较好,研究所率定的参数可为进一步研究灞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北荒漠区降水量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陕北荒漠区降水演变规律,分析了榆林气象站1951-2013年降水量的基本统计特征,采用R/S法分析了序列的持续性,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分析趋势性,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周期,Mann-Kendall法和累积距平法相结合分析突变。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呈现递减趋势并将持续,周期为2.66年,显著突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年最大日降水量呈现不显著递增趋势,且发生在8月比例最大,无显著突变发生。大于5 mm和大于10 mm的日降水量累计值均呈现不显著递减趋势,周期均为3年,且显著突变均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1、3、5、6、9月的月降水量呈现微弱递增趋势,其他月份均表现为微弱递减趋势;对汛期7-10月降水量的突变分析显示,汛期4个月降水均无显著突变。榆林站降水总体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调水调沙潜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库群开展水沙调控是解决黄河上游泥沙淤积的有效措施之一。以1956~2010年长系列来水、来沙资料为准,分析了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的水沙规律和调控时机,以龙羊峡、刘家峡水库(龙刘)为调控手段,在以水定电模式下建立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在3种情景下求解模型可知:(1)黄河上游调水调沙14、30 d的最大需水量分别是32×10~8和67×10~8m~3;(2)定量给出了梯级水库群的调水调沙潜力,调水调沙14 d的周期为2年1次,调水调沙30 d的周期为3年1次;研究成果对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河道水沙调控以及梯级水库群科学调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
分析计算了"八水润西安"工程中再生水需水量,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市"十二五"再生水处理设施运行能力与再生水管网建设规划,对"八水润西安"工程中湖池系统再生水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湖池系统需水量由原来的6 261.58×104 m3/a减少到了4 512.58×104 m3/a,同时分析了加大再生水利用可产生1.65亿元/a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地铁施工废弃泥浆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地铁施工废弃泥浆快速泥水分离性能,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泥浆处理成本,采用化学絮凝的方法,以黏土泥浆为对象,分析了絮凝剂类型、投加量和搅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50 m L泥浆中,投加聚丙烯酰胺0.02~0.03 g,煤灰粉约0.03 g,搅拌速度400~450 r/min,搅拌时间240~270 s,泥浆的絮凝效果达到最佳。该处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泥浆处理工作量,缩短泥浆处理周期,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