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4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利津水文站的河段及水沙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1997年凌汛期,由于我省气温变化快,变幅大,造成黄河3封3开,特别是第3次封河,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省气温降低明显,持续偏低,封冻现象发展快,从1月6日河口地区发生封冻后,5d的时间就发展到梁山县孙口河段(杨集~十里铺),日平均封河速...  相似文献   
3.
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消息传递实现了黄河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并行编程。以数据的分布存储作为区域划分的依据,实现了计算量的负载平衡;在全局网格和局部区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且在临界单元、进出口单元、共用节点等通过规约等进行特殊处理,一方面尽可能的减少通讯量,另一方面也避免消息的阻塞。采用曙光4000A系统的8个CPU进行计算的加速比达0.8,多CPU并行计算极大的提高了计算任务的容量,使得无法在单机上完成的巨量计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论黄河三角洲流路演变及河口治理的指导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流路演变中溯源堆积及溯源冲刷对典河下游河道影响的范围,幅度和作用历时,提出在黄河泥沙从根本上减少之前,河口治理的指导原则应是在有利于工农业发展和有利于防洪防凌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河口流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河山东段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山东段为例,在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和利津5个断面2015—2017年各水质监测指标月度监测值进行时空尺度显著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180个水质样本分成12组,并以各组样本均值为基础,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流综合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综合水质状况良好,综合水质类别为Ⅰ类或Ⅱ类;时间上,2015—2017年综合水质状况逐渐好转;空间上,利津断面综合水质状况最差,其余断面从上游到下游综合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三门峡水文测区地处黄河中下游,测区所辖水文站分布在晋、陕、甘、豫区间,是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也是治理黄河泥沙的重点区域。多年来,测区各水文站大多采用置换法推求泥沙水样的沙重,泥沙密度值均取经验值2.70 g/cm~3。为了验证这一数值的准确性,在1990~1995年试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和2013年,在本测区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的12个水文站和库区取样,进行密度试验。通过统计分析,求出本测区黄河干流各站的泥沙密度值为2.71g/cm~3、支流各站的泥沙密度为2.73g/cm~3。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ArcGIS与Surfer进行等深线提取的基本流程,从插值方法、地图整饰、白化处理与数据格式转换等几个关键技术出发,对ArcGIS与Surfer两个软件的等深线提取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比较了黄河口区域水深等值线的提取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插值方法与参数设置的情况下,ArcGIS与Surfer提取的等深线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两种软件各具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软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6)
依据实测资料,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法和肯德尔检验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前后的河口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河口段水质状况有恶化趋势,自1999年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以后,随着国家对黄河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河口段水质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并向良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分析山东省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地质详查资料和开采性抽水试验资料,利用开采试验法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地下岩溶水允许开采量做出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能充分满足1.2×104m3/d的供水量要求.该文还对开采试验法的使用和改进提出了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4,(8):137-140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的计算方法,在室内用U-PVC管道,以黄河泥沙为沙样,进行了90、110、125 mm三种管径、两种泥沙颗粒级配条件下,不同含沙量浑水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在含沙量、管径相同时,浑水中泥沙粒径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大;在管径、泥沙粒径相同时,含沙量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大;在泥沙粒径、含沙量相同时,管径越大,临界不淤流速越小。依据试验成果,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道输水临界不淤流速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