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湘中地区的安化、桃江、宁乡系统采集了黑色页岩土壤及其相应的黑色页岩样品,并运用ICP-MS对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分析.结果表明:在黑色页岩及其风化形成的土壤样品中,Cr、Cu、U、Mo、Sn、Sb、Tl、Ba等重金属元素都呈明显的富集状态;同时,土壤与母岩的稀土元素在陨石粒径标准化后均表现为相同的右倾型分配模式.运用富集指数法对该区黑色页岩土壤进行评价,发现湘中地区黑色页岩发育的土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且以桃江的污染最为严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黑色页岩土壤中普遍受污染的元素主要有Cr、U、Mo、Sb、Ba等.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排序为:安化:Sb>Ba>Mo>Co=Cu=U;桃江:Sb>Pb>V=Mn=Co=Cu=U=Mo=Ba>Cr=Cd;宁乡:Mo=U=Sb=Ba>Th.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入出湖径流泥沙年内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洞庭湖入出湖水文站实测月径流泥沙长序列观测资料,运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入出湖径流泥沙年内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四水入湖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集中于5-7月;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并呈现出越来越不均匀的趋势,集中于6-7月;荆江三口各站历年径流量年内分配整体趋势上变化不大,三口径流集中期均为每年的7月份,输沙量年内分配越来越不均匀;城陵矶径流量和输沙量不同年代之间的C_(V_y)值差异较大,输沙量C_(V_y)值呈较为明显的波动增大趋势,径流量C_(V_y)值无明显趋势性变化;径流集中在7月,输沙在水沙交互影响下集中于4月;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使得洞庭湖水沙年内分配更加均匀。四水、三口和出湖集中期呈逐渐推迟的规律,泥沙的集中度均高于径流。  相似文献   
3.
市级区域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常德市土地资源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利用该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数据,综合耕地需求法和耕地供给法得出常德市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并结合该市的具体实际提出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措施,以期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常德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自水库蓄水以来,下游河段的水情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1990-2017年长江与洞庭湖汇流区的监利、城陵矶、螺山3个水文站7-8月水位及流量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对比分析、汇流比等方法系统研究三峡水库调洪调度运行期(7-8月)对江湖汇流区水情的影响。结果表明:监利站下泄流量占来水总量的比重由58. 81%增加到60. 53%,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站出流的比重由43. 19%减少至37. 68%。监利与城陵矶的汇流比由1. 36增加到1. 61;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的流量、水位均有所下降,其中减少或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螺山站,7-8月平均流量减少6401. 39 m~3/s,水位下降了1. 32 m;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之间的水文相关程度有所下降,其中螺山站的流量与监利站的水位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为0. 9219;在不同量级流量水位下,江湖洪水相互顶托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其顶托作用仍然存在,其中以螺山站高洪水位对城陵矶和监利站泄洪的顶托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二千多年来,《山经》的科学价值一直不大为学界所重视。本文通过科学考征与分析,认为《山经》中所记载的有关长江流域的生态资料大致是可信的,并据此指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山经》时代即已受到人类活动程度不同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山西省水-能源-粮食(W-E-F)系统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W-E-F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全省及各地市2008-2017年W-E-F系统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9年间全省W-E-F系统耦合协调度从0. 55上升到0. 83,总体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但各子系统发展特征不同,粮食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表现稳定,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滞后且稳定性较差。系统协调水平和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且逐渐扩大的空间差异,2017年初级协调区和中级协调区占比分别为45%和55%。太原、忻州和晋中3市协调水平较高,协调水平较低的朔州和运城主要受能源和水资源子系统的制约;各子系统空间差异大小为能源>粮食>水资源,W-E-F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分别是运城、朔州、阳泉。大多数地区面临W-E-F系统内部发展日益失衡的问题,各子系统间存在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粮食和能源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之间的压力和制约效应。最后提出促进山西省W-E-F系统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粮食生产离不开水土资源的支撑,农业水土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基于虚拟水、虚拟耕地视角,构建了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算了1998、2005、2010和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子系统综合发展评价值,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省域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发展状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省域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系统与虚拟耕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趋于一致,均呈现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的过程;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部和中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空间分异有所增强;耦合协调方面,在时序演变上,省域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耦合度高,彼此相互作用及影响,形成耦合共生系统,但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远低于耦合度,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等级分布结构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纺锤型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但大多数省域的空间集聚类型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 聚落的研究进展,将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划 分为复兴、发展、多元化3个阶段,乡村聚 落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向综合、从定性描述 到定量分析、由空间分析向人文社会范式 的转变。但是目前我国乡村聚落研究现状仍 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研究内容缺乏创 新,原创理论相对较少;第二是研究对象较 偏传统,普适性研究不够;第三是学科交叉 研究不足,研究视角有待拓宽。最后提出了 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今后发展的趋势:以人为 主体的微观视角下乡村聚落研究;乡村转型 发展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与重构研究;对我 国东、中、西乡村聚落和传统村落的研究; 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评价湖南省水贫困与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其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构建水贫困及城市化发展模型,对2007-2017年湖南省水贫困及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估水贫困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10年间,湖南省水贫困程度降低84. 14%,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88. 42%;各市(州)水贫困程度差异显著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城市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大且呈扩大态势;水贫困与城市化的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极强耦合。协调度增长了63. 5%,由轻度失调逐步过渡到高度协调;各市(州)水贫困与城市化发展的协调度差异明显,可分为良好协调型(长沙市)、初级协调型(株洲市、湘潭市)、勉强协调型(常德市、岳阳市、衡阳市、郴州市)、濒临失调型(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永州市、邵阳市、娄底市、益阳市) 4种类型。最后为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求解地下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随机水流问题,通过构造一组独立于随机参数取样的多尺度有限元降基函数和生成一个降阶多尺度模型,发展了一种多尺度有限元降基方法(RMsBM)。并应用矩阵离散的经验插值方法(MDEIM)仿射分解非仿射的随机参数问题的离散系统以加速降阶模型的在线计算。为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性能与效率,对随机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饱和水流问题执行了若干数值试验。数值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MsBM通过选择合适的粗网格和最优数目的局部多尺度降基函数,可在维持良好计算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在线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